百年老店王致和的起源:王致和屡次科考失利( 二 )

“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象征“大内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酱园”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鼐、鲁琪光题书 。孙家鼐写的是两幅藏头对,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 。
从此,“王致和”的生意越做越兴旺,并开始有人竞相仿制 。清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 。
周恩来总理还曾有过三让王致和臭豆腐的趣闻 。1964年,缅甸总理奈温将军访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招待奈温将军 。席间上了几道小菜,其中一道小菜便是王致和臭豆腐 。由于臭豆腐的奇臭,尽管周总理三次做出手势请奈温将军先品尝,但他都迟迟不敢动筷 。周总理解释说道:“这个小菜很有特点,闻着臭,吃着香 。”奈温将军笑问:“不是已经发绿了吗?”周总理告诉他绿色是发酵而非发霉,还自己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 。看周总理吃得津津有味,奈温将军方才动手品尝,之后便啧啧称赞 。随后,周总理又向他讲述了臭豆腐产生的历史故事 。就这样,奈温将军回国时,两罐王致和臭豆腐也跟随他到了缅甸 。
从清朝到现在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
三百年悠悠岁月,“王致和”历经沧桑,经过数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已从一个手工作坊发展为一家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而且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
科举制度的弃儿却成了商海的宠儿 。少了一个腐儒,却多了一个“中华老字号” 。王致和当年弃科举而自主创业,并打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其发家历程对今人选择人生道路也不无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