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古风犹存的东乡族刺绣
古代大家闺秀以及普通人家的姑娘都要学会刺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逐渐摈弃了旧时代的习俗 。一些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技术逐渐被机器取代,刺绣的女性也变得十分稀少 。但是在我国的甘肃省东乡族女性还保留着刺绣的优良传统 。
过去由于东乡族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日常活动的圈子狭小,再加上衡量一个女人是否有本事的标准被约定俗成地认为是“上炕裁缝下炕厨子”,因此东乡族妇女从小就很重视学习缝纫技巧和厨艺 。
刺绣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主要是由农村女性来制作 。一般都是女承母艺,婆媳相传,代代沿袭,辈辈留传,一脉相承 。东乡族妇女很早以前也缝制生活所需的衣裤鞋帽,但随着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多数人都是社会上流行穿什么就买什么,自家手缝的服装逐渐失宠 。唯独绣花为东乡族妇女所钟爱 。
她们除了在田间地头干农活,在家里洗衣做饭喂养牲畜外,闲暇时总是三人一群,五人一堆,或在浓密的树荫下,或在热乎乎的炕头,一边绣花,一边聊天,同时也在暗中进行一场比赛:看谁的绣品图案新颖别致,手艺上乘,技高一筹 。
当听到大家的交口称赞,禁不住满面春风,心花怒放 。她们个个心灵手巧,人人擅长刺绣,借助小巧的绣花针和五颜六色的丝线、棉线、金银线,在各色棉布的确良或绸缎上飞针走线,剪裁刺绣出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的各种日常用品或装饰品 。
刺绣绣品种类繁多,有门帘、墙帱、枕套、炕围子、床裙、沙发靠垫、冰箱布、桌布、鞋垫、肚兜、耳套、枕头巾和小挂件等 。在图案上以花草为主,常见的有牡丹、菊花、玫瑰、百合、梅花、兰花、杏花、桃杏闹春、鸳鸯戏水、蜂飞蝶舞、孔雀嬉牡丹、鸟语花香、喜上眉梢、山花烂漫、硕果累累、含苞待放等 。刺绣活根据所用工具的不同,分为“机绣”和“手工绣” 。“机绣”指用缝纫机来刺绣;“手工绣”指用“绣针”、“剁针”刺绣出的绣品 。
刺绣的步骤
不论机绣还是手工绣,步骤程序是一样的 。
第一步是选料剪裁 。在确定刺绣的物品后,根据绣品大小和质地选择面料进行裁剪 。
第二步是画墨样 。把裁剪后的面料对折后平铺在桌面上,在面料上面铺放也对折后的复写纸 。图案花样也对折后平放在复写纸上,并让面料、复写纸、图案花样的对折线重叠,严防走样,偏歪不居中 。用铅笔或油笔按照图案花样轻轻勾画,花样图案可以借用他人作品,也可自己即兴创作,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
第三步是上绷子 。绷子是用有弹性的竹子劈成几片后做成的可以调节大小的圆形环圈 。把画过墨样的面料平铺在绷子外圈上,绣的图案应居正中间,然后再套上内圈,把面料卡在内外两圈之间,使绣品的绣面成鼓面状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绣品在刺绣时顺利进行不跳线,不断线,取掉绷子后绣品平展不变形 。
第四步是刺绣 。机绣作品虽然操作简便,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但由于不能随时调换粗细不同的机针或不同颜色的机线,图案比较简单,绣法也不能象手工绣那样灵活多变,所以东乡族妇女对能充分施展本领的手工绣情有独钟 。
手工绣根据所用针具的不同可分为“绣花”和“剁花”两种 。“绣花”所用的针比平常家用缝衣针纤细小巧富有韧度,不易弯曲或断折,一幅绣品,若是彩绣往往需要七八个绣花针,根据图案花样的需要,穿上五光十色的丝线,分层进行刺绣 。
针针相嵌、层层相叠、镶色和谐、过渡自然 。可以枝生花,花生叶,叶生枝,采用对称或自由连续形式,任意安排,营造出明暗相宜,疏密有致的效果 。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饮食礼仪有哪些
- 东乡族民俗东乡族的吃平伙是一种什么风俗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舞蹈都有哪些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擀毡技艺有什么特色
- 东乡族婚俗东乡族的结婚有哪些风俗
- 东乡族文化东乡族的民歌艺术有哪些特点
- 土族节日土族的纳顿节由几部分组成
- 东乡族饮食东乡族的鸡尾宴有什么特点
- 土族有何传统节日?土族人怎样过节
- 东乡族饮食东乡族的日常饮食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