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高丽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辽国高丽战争过程详解

公元985年(辽统和3年,宋雍熙2年),辽圣宗初立,萧太后临朝,主少国疑 。宋拟乘势北伐,恢复幽燕 。宋遣监察御使韩国华出使高丽,欲共谋契丹,高丽王王治“迁延未即奉诏,国华谕以威德,王治许发兵西会”(次年,宋辽爆发燕云之战) 。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虽当时高丽与辽之关系不睦,辽仍遣使赴高丽请和 。当下高丽虽未敢妄动,辽决意先发制人于当年7月“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高丽” 。虽此次征伐因“辽泽沮洳,道阻而罢征”,但辽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决议展开更大的征伐 。
公元992年(辽统和10年,宋淳化3年)12月,辽东京留守萧恒德率领大军东征高丽,声称“大朝(辽朝) 既已奄有高勾(句)丽旧地,今尔国侵夺疆界,是以来讨” 。高丽君臣震动,除于诸边城军镇部署军力抵御外,特遣侍中朴良柔为上军使,内史侍郎徐熙为中军使,门下侍郎崔亮为下军使,帅三军出战,成宗王治亲征督战 。
公元993年(辽统和11年,宋淳化4年),当高丽大军进抵安北府时,辽军克蓬山郡,俘高丽先锋军使尹庶颜,高丽成宗王治遂遣侍中朴良柔奉表请罪求和 。当下辽的主要敌人是宋,对高丽的讨伐只是为了避免高丽与宋合谋,形成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在达到威慑的目的后,辽军遂退 。
后高丽又遣中军使徐熙来朝,请赐鸭绿江以东女真故地 。辽与高丽约定,高丽“奉辽正朔”,向辽称臣纳贡并与宋断交,辽则赐高丽女真故地 。高丽得到了其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
第二次战争(1010年-1011年)
公元1004年(辽统和22年,宋咸平7年),宋,辽缔结檀渊之盟 。辽已无后顾之忧,高丽的噩梦开始了 。
公元1009年(辽统和27年,宋大中祥符2年)辽承天太后崩 。公元1010年(辽统和28年,宋大中祥符3年),高丽西京留守康肇弑主诵,立王询,是为高丽显宗,史称康肇之变 。当年8月,急欲摆脱承天太后阴影的辽圣宗以此为名,吊民伐罪,以树立个人威望 。圣宗亲率40万大军,以皇弟齐王隆佑留守京师,北府宰相萧排押为都统,北面林牙僧奴为督监,东讨高丽 。辽今欲毕其功于一役,从根本上解决高丽对辽东部边境的威胁 。高丽对渤海故地野心勃勃,屡通中原图谋不轨,又筑城屯兵边上 。
11月,辽军渡过鸭绿江,高丽则以康肇为行营都统使,李立与张延为副统使,率军30万迎战 。康肇退保通州,分三营拒辽军 。辽右皮室详稳耶律敌鲁率军出击,大败高丽军,康肇及李立被擒,不屈被杀 。辽军又克郭州,肃州,饮马清川江 。高丽王询上表乞降,圣宗听从耶律瑶质之见--“待其势屈力穷,纳之未晚” 。辽军继续南下,连陷霍,贵,宁等州 。大军直抵高丽都城开京,又遣乙禀攻西京(平壤) 。高丽显宗王询弃开城而逃,避难平州 。辽军入开城后,遭到高丽偷袭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担心高丽反扑,辽撤退 。
辽圣宗以皇弟齐王隆佑为东京留守,并于鸭绿江夹江口筑来远城,以燕京骁猛,置两指挥,建城戍守,直属东京都统军使司辖下,强化对高丽的防御 。
第三次战争(1014年-1019年)
公元1012年(辽开泰元年,宋大中祥符5年)3月,高丽遣蔡忠顺使辽,乞称臣如旧,辽招王询亲朝 。王询遣田拱之奉表称病不能朝 。次年6月辽圣宗遣中丞耶律资忠使高丽,索还鸭绿江以东女真故地 。高丽拒之,并扣留资忠 。
辽遂于公元1014年(辽开泰3年,宋大中祥符7年)命国舅详稳萧敌烈,东京留守耶律团石率军讨伐高丽 。辽军架桥于鸭绿江,夹桥筑东西城,攻之,未果;又兵围兴化城,不克 。圣宗遂命北府宰相刘慎行为都统,枢密使耶律世良为副都统,殿前都点检萧屈烈为督监,再率大军来伐 。辽大败高丽,斩敌将郑神勇,高积余,克定远,兴化二城 。又于郭州大破高丽军,斩首万余,俘获无数 。大军直至南海,然此时耶律世良卒,辽军遂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