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刮起最炫“京昆风”、一个村庄的历史|文艺周刊荐读 江苏历史之最( 三 )


“好剧!才发现张謇竟然创办了这么多学校,而且不局限在南通,真是‘父教育母实业’的典范!”“90后”的侯女士在朋友圈晒了一张演员谢幕照片,舞台的背景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吴淞水产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密密麻麻的学校名、工厂名也是张謇一生成就的注脚 。
据了解,2016年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打出了江苏文化新品牌 。随着群英会的不断生长,它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拓展和衍生,比如这一届的展示舞台继续走出剧场,“京昆大师讲堂”走进高校,与学子对谈;京昆书画展,跨界展风采;京昆票友大赛让戏迷票友走上舞台,指上谈京昆多了新媒体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演员们太不容易了”“这次探班让我对不甚了解的一系列幕后工作有了初步感知,一部戏从孕育到演出且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确实不易!”到南京探亲的昆明戏迷沐青青也有幸参与到“京昆会客厅”的活动中 。第一时间报名的她激动地说:“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演员,了解剧目的排演过程,知道了一出新戏的诞生需要台前幕后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辛苦磨合,以后还会常来南京看戏 。”
京昆群英会是一个重要的舞台,它让年轻人更深度地参与到京昆艺术之中,不只是观众,年轻的戏曲演员也通过这个平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贡献,促进京昆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今晚浙江昆剧团上演昆剧《十五贯》,这部剧在上世纪50年代曾书写“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传奇 。而正在上演的“京昆群英会”,新剧目、新演员也在持续不断地为中国戏曲的当下和未来积攒新能量 。
新华日报·交汇点采访人员 陈洁
【新潮】
一个村庄的历史
文 | 沈毅玲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极爱陈维崧的词,承苏辛豪放旷达之风,拓霸悍悲壮之气 。如这首《醉落魄·咏鹰》,精警犀利,收束处以己拟鹰,壮志未酬的遗憾,志在千里的豪迈,在月色昏沉、沙滩惨黄的辽阔天地里闪耀 。
所以,当有一天,得以来到这位素有“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之称的陈维崧的胞衣之地,怎能不心潮澎湃?
自古以来,文明多雄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地区 。太湖西岸的阳羡古城——宜兴西郊,有处高塍小镇,可谓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境内湖泊水荡遍布,碧波万顷,润土泽被,万物生长 。镇西一座村庄地理独特,四面环水,如一片荷叶飘于水面,屋宇如星落玉盘点缀其间 。傍晚时分,落日霞披湖面,碧水尽染,炊烟袅袅升起,一起于风中飘荡的,还有若有若无、忽远忽近的朗朗读书声: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
这片“荷叶”叫亳村,诗意的乡村景象千年不变 。明崇祯四年,村东矗立着一片气势恢宏的砖雕建筑,前厅后堂,“崇仁宅”“文杏斋”“远阁”等亭台楼阁排列有序,这便是望族陈宅 。朗朗读书声,从陈氏家塾“浩然堂”悠悠传出 。在此读书的主要是陈氏家族孩童,村中有天资聪慧者也可免费入学 。6岁的陈维崧,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经史子集,过目不忘 。
成年后的陈维崧,擅长骈文,尤精作词,开创阳羡词派,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誉“江左三凤”,被誉清初“玉麒麟” 。如此成就与名望,在陈宅,绝非偶然 。这个家族文脉深厚,历代人士功成名就 。陈维崧的祖父陈于廷,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东林党的中坚人物,名动朝野 。父亲陈贞慧是明末士大夫政治集团——复社的领袖之一,声动文坛 。叔公陈于泰更是少有大志,十九成名,崇祯四年高中状元 。陈于泰及父陈一教、弟陈于鼎皆为进士,成为当时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