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刮起最炫“京昆风”、一个村庄的历史|文艺周刊荐读 江苏历史之最( 四 )


“浩然堂给陈维崧们请的老师,如钱僖等,可都是进士级别啊,放到现在,相当于请清华北大的教授来做家庭教师 。”陪同我一起来亳村寻访的好友亚周“一语道破天机”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之风由来已久,高塍亳村陈宅也是如此 。据《塍西村志》载,其“境内办私塾源远流长 。本地望族在宗祠、庙宇设馆,聘请德高望重有一定学识的贤士为塾师,本族子弟可免费入学 。”重视启蒙,名师指点,自宋代至清末废止科举,总面积4.6平方公里的亳村计出状元1名、解元4名、进士66名,其中大都出自陈氏一族 。一个小村出这么多的进士,即使在苏州、浙江等地也属罕见 。
站在亳村这片神奇的“荷叶”上,青砖砌成的断垣残墙赫然在目,这是陈宅唯一留存于世的一座楼,即湖海楼更楼遗址,建于明嘉靖年间 。那时高塍四周都是水路,爬上更楼,远眺交通要道——滆湖,方便及时掌握信息,迎来客往,对于名门望族来说,兼具瞭望台和情报站之职 。
此刻,我与这座残缺不全的古建筑默然相望 。历史的年轮滚滚不息,人类因各种机会因缘,浮萍飘零、落叶生根、繁衍生息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我国历史上这三次战乱均引起南北大迁徒,中原地区许多优秀人士流落江南 。北宋靖康南渡时,一位陈姓亲军指挥使在安徽亳县作了长期的驻留,后家族经浙江永嘉辗转到了古城阳羡高塍滆湖沿岸定居 。陈氏起点不俗,格局高远,希望村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于是提议把相连的陈家边、吴家边、尹家边三村合并,延用祖上生活过的亳县为村名 。家风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浸润、濡养、教化的过程 。据《亳村陈氏家乘》载,明嘉靖年间创办了家塾“浩然堂”,耕是立命之本,读为修身之策,渐渐给整个亳村营造出耕读传家、精进奋发的遗风祖训 。
亚周是土生土长的高塍人,对亳村文化有着深入了解和浓厚兴趣 。一路上,他的诉说饱含深情,我的身边仿佛流淌着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你看,这可是陈维崧的亲笔书法 。”顺着他手指处,我欣赏着笔力深厚、刚劲有力的字体,聆听着陈氏遗风源远流长,思绪在远古与现实里穿梭 。
明朝时期,民间化世俗化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 。古城阳羡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要冲腹地,当时风头正劲的吴门画派、云间画派近在咫尺,又有着崇文厚德的乡风,适合文艺种子生根发芽 。当时,阳羡有一吴氏会馆,喜结交各路文人墨客 。到吴正志一辈,他辞官回乡后,与“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交往甚密,而侯方域与陈贞慧本是至交,都是擅长文律书画的风雅才子,常集聚吴氏会馆品茶赏画 。一天,跟随父亲来到吴氏会馆的小维崧在吴家云起楼看到了镇楼之宝——元代黄公望的真迹绝笔《富春山居图》 。维崧年龄尚幼却具极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他站在这件稀世珍宝面前,泼墨挥毫,一挥而就,一幅与之年龄尚不相衬的苍劲老道的篆体书法跃然纸上,“新结墨缘黄子久,古追笔法李阳冰”,即便时隔400年的今天,立于碑前,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激昂充沛的情感与力透纸背的功力 。
“小楼上,望极浦,太微茫 。估船夜笛江上,并作十分凉 。”长大成人的陈维崧写下这句词时,定会忆起年少,家世显赫,欢乐无忧,爬上更楼远眺滆湖帆影点点、渔歌唱晚,不胜欢欣 。而世事难料,明朝覆亡,异族入主,父亲离世,科场失意,家境日蹙,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与磨难 。此时,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蕴积的深重文脉和底气在失意的逆境里从心胸生发出无穷力量 。21岁的陈维崧开始南北浪游,洞察社会,博采众长,取法“苏”“辛”,兼收并蓄,终于自成一家,逐渐奠定阳羡词派领袖地位,成为矗立在中国词坛的一座奇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