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的品格:吕蒙正为什么能三次为相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金榜题名入仕,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 。
吕蒙正故里
吕蒙正出生寒门,早年间住在破窑中寒窗苦读,977年高中状元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 。吕蒙正先后任监臣、通判,后升左补阙、知制诰,十分受到宋太宗的宠信 。吕蒙正做官以后,不记恨当初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接其同住,周到礼待,其父死后,吕蒙正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
吕蒙正由于为人仁厚宽容,严于律己 。在朝中名望甚高 。在李昉被革职后,吕蒙正任中书侍郎兼尚书 。且吕蒙正为人刚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隐瞒受到皇帝的赞许 。后来母亲去世,吕蒙正辞官守丧,不到三年重新起用 。
当时由于的惯例是宰相的儿子一入仕就任不小的官员,吕蒙正便向朝廷进言,认为自己的孩子刚成年难以胜任如此的官职,以此开始宰相的儿子均以九品官位起 。
此后,吕蒙正在对外征讨等多个事件上对皇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均被皇上采纳 。宋太宗去世时,吕蒙正念其知遇之恩,伏地痛哭 。咸平六年,吕蒙正兼任太子的老师,封国公,为规劝太子写下流传至今的《破窑赋》 。
景德二年,吕蒙正辞官回乡时,由儿子搀扶着向宋真宗进言肺腑之见,六十八岁逝世,追赠中书令,谥文穆 。
吕蒙正故事
吕蒙正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度量宽大,此外他还独具一双识人慧眼,能够知人善用 。
吕蒙正
有一天,宋太宗与吕蒙正商议派谁出访辽国,吕蒙正向皇帝推举了一名姓陈的大臣,皇上认为此人不合适,就没有同意 。次日,皇上又以此事问他,吕蒙正还是推荐了昨天那位陈姓官员,皇上依旧否决了 。第三次,当皇上又问起此事时,吕蒙正再次提议此人,气得皇上大拍桌子,十分生气,问他:“卿为何如此固执?”吕蒙正回答说:“陛下,不是臣固执,而是您未能查明谅解啊 。这个人可以出任辽国,别的人都不如他 。为臣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样顺着您的意思去发表意见,这样只会耽误国政 。”吕蒙正的话气得其它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反而使皇上深受感触,自愧不如 。
吕蒙正有一位客人叫做富言,有一天他对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十几岁了,能否让他进书院呢?”吕蒙正应允之后见了他的儿子,十分震惊地表示:“你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功成名就的,他的官职能做到我的位置,他的功绩定能远远超过我!”吕蒙正令他与自己的儿子做同学,十分厚待他 。果然那个人就是富弼,长大以后成了宰相 。
此外吕蒙正还多次推荐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可见他心胸开阔,唯才是用,且独具识人的眼光 。
吕蒙正破窑赋
《破窑赋》是北宋初期宰相吕蒙正的诗作,也称作寒窑赋,他早年中举前生活在破窑里,他创作此赋是为了规劝太子,写了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加以历史上诸位名人坎坷起伏的命运,来向太子诉说一种人生的自然规律 。
吕蒙正破窑赋塑像
吕蒙正出生贫苦人家,因此深知穷人的困苦,从而发奋读书,金榜题名后为官清廉爱民,是个贤相 。年轻时他在破窑中苦读,直到后来做了宰相,他深知人情冷暖与人心宠辱,因此特意作了此赋 。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极深,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主张过于消极饱受,因此他有很大一部分著作都已失传,而这首赋被看做他的经典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