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是南宋词人张元乾所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从对恶劣环境的描写,转入对羁旅愁思的抒发,词人因风恶而延误归乡的痛苦之情表达得深切、真挚 。全词以“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结尾,巧妙的艺术构思、细緻具体的描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体裁:词
作者:张元乾
作品出处:《全宋词》
作品原文满江红1·自豫章2阻风吴城山作春水迷天,桃花浪3、几番风恶 。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 。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4带雨烟中落 。傍向来5沙嘴6共停桡7,伤飘泊 。寒犹在,衾8偏薄 。肠欲断,愁难着 。倚篷窗9无寐10,引杯孤酌 。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11年时约12 。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13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 。用入声韵者居多 。
豫章:今江西南昌市 。“吴城山”地名 。
桃花浪:亦称桃花水 。旧曆二三月春水涨,正值桃花开,故称 。
数帆:几片风帆 。
向来:一贯如此 。
沙嘴:即沙洲 。
桡(ráo):桨,代指船 。
衾(qīn):被子 。
寐(mèi):睡着 。
篷(péng)窗:船的窗户 。
轻负:轻易地辜负 。
年时约:指与家中约定春天返家 。
削:形容人体消瘦 。
白话译文正是桃花水涨时,又几番风险浪急 。阴云乍起,将远山层层遮蔽 。入黄昏,风吼不息 。生满杜若的沙洲,翻卷着绿色和香气 。几片风帆,落下在迷濛烟雨里 。行船依靠着突入江中的沙嘴停泊,一股飘泊的忧伤在心中升起 。夜间春寒未退,偏又被薄人无寐 。悲肠欲摧,沉甸甸的忧愁担不起 。一个人靠着蓬窗,拿来酒杯独酌,将不眠的愁思浇灌 。寒食清明都过了,轻易错过了从前约定的日期,料想闺中佳人,整天登楼凝望盼船回,人瘦如削凭栏立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宣和二年(1120年)春 。时张元乾由江西南昌赴南康拜会名士陈瑾,途经南昌城北的吴城山,遇风阻行,有感于飘泊在外,与妻子久别,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这首词写的是思归之情 。词人通过对自己行舟时所遇险恶的描写,表现了羁旅游子的孤独愁苦,抒发了自己对佳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写景 。起首的“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二句,词人写初春江水猛涨,风急浪险,描绘出一种江水风浪连天的险恶景象 。接下来的“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二句,词人写浓云骤起,将远处的群山一一遮蔽,天色向晚时大风依然刮个不停 。“乍”字点明了天气的突然变化,“远山遮尽”极言云起的气势宏大,“还”字点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江上的险恶之势仍在持续的情景 。此三句延续上文,将词人江上行舟所遇到的险阻一一吐露 。后面的“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 。傍向来沙嘴共停桡,伤飘泊”四句,词人的视野由远及近,写江中的小洲之上,绿草遍地,香草丛生,江面上细雨如丝,烟波瀰漫,屈指可数的船帆纷纷落下,傍晚时分行船纷纷来到沙洲旁停泊,词人面对这种烟雨凄迷、远帆纷落的情景,不禁触景生情,哀叹自己的独自漂泊、浪迹天涯 。词的下片抒怀 。起首的“寒犹在,衾偏薄 。肠欲断,愁难着”四句,词人直抒胸臆,说自己寒夜停舟,夜宿江边,觉得被子偏薄,寒气难抵,心中不禁百味丛生,愁肠寸断之感翻涌而出,愁苦难耐 。接下来的“倚蓬窗无寐,引杯孤酌”两句,词人写自己孤夜难眠,倚着蓬窗对影自酌 。此二句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一个孤寂愁苦的游子形象跃然纸上 。后面的“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两句,词人宕开一笔,说想起寒食、清明都已过去了,自己已误归期,辜负了与佳人约定的誓言,心中不免黯然神伤 。结拍的“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二句,词人化用了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颗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语意,说想来那小楼中的佳人定然是终日守望着归来的远舟,经年日久,相思成灾,致使形容日渐消瘦 。此处词人不直接写自己思念佳人,而是反写佳人因为思念自己而形容消瘦,使得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将词人思念佳人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由景及情,娓娓道来,感情真挚细腻,极为感人 。名家点评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卷二眉批:上言风帆飘泊之象,下言归舟在家之思 。又评:前后俱在舟帆上写情景,想所思之人,尚是江湖浪客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三眉批:认向来沙觜,妙得旅情 。又:“削”字好 。“人如削”句好 。明·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七:“人如削”句妙 。作者简介张元乾(1091年一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建永福县人 。北宋末年之太学生 。曾积极赞助李纲抗金 。高宗时,因作词送主战派李纲、胡铨,遭秦桧迫害,下狱削籍 。着有《芦川词》,词风多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