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係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理标誌:湖南
非遗级别:省级
英文名: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本範围
    口头传统和表述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
基本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準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主要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託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崑曲、古琴艺术等2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申报原则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根据逐级申报的原则,向单位或居住地所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澱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如发明于宋代的“青州白丸子”被誉为中医药发展的活化石 。文化遗产日编辑设定初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实际效果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 。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誌”和“文化遗产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