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身的刘秀能成就霸业归功于其哪些品质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刘秀不仅在乱世中打下了江山,并将其打造成了锦绣江山,守了很多年,那么刘秀农民出身为何能够打下江山呢,这离不开他的一些优秀品质 。
一、不张扬
史书上说,刘秀“重慎畏事”,办什么事都小心谨慎,显得有些胆小怕事 。在家里,都是听他大哥的 。他大哥在刘秀生命中,很重要 。大哥叫刘縯,性格非常豪爽,一直“好侠养士”,喜欢结交朋友,收留宾客,有点宋江、柴进的感觉 。和刘縯相比,刘秀的爱好截然不同 。所以,当时刘縯经常笑话刘秀,縯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縯这话既笑话了刘秀,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欣赏 。他的意思是,刘秀干农活这一点,像汉高祖刘邦的哥哥 。刘邦的哥哥叫刘仲,胸无大志,和刘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 。刘縯话里的深意就是,自己是汉高祖刘邦那样的人物,大风起兮云飞扬,刘秀也就满足于农夫山泉有点“田” 。
然而刘秀真是刘縯所认为的那种人吗?《东观汉记》卷一记载:(刘秀)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庄稼汉只是他的职业,借以谋生,并不是他的追求,他在业余时间,喜欢“游侠”,性格也很豪爽,只是没有他大哥刘縯那样,放得那么开,表现得那么张扬,而是内敛、低调 。并且,还非常关心民生 。哪个地方有个坏人,哪个地方的官当得好,他都很了解,当时也不能上网,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下了不少工夫,这一点也为他以后治国平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二、不言弃
公元14年,也就是刘秀二十岁的那一年,他主动要到长安上学进修,上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按说,刘秀一个庄稼汉,干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向下的活,他为什么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这说明了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在追求 。《东观汉记》卷一载(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以给诸公费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家庭条件的窘迫,刘秀去长安上学的路上,没有盘缠,就跟同学合伙买了一头驴,拉着驴车,一边去长安,一边在路上用驴车搞经营,在路上还卖票,搞点运输,挣点生活费,这也表现了他很好的经营头脑 。
人的经营头脑是哪来的?有后天的锻炼,也有一部分源于天赋 。经营并不是简单的赚钱,人生也是需要经营的 。经营,并不是机关算尽,而是一种规划,每个人都有过规划,更重要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不言弃的精神,才能让自己的规划成为经营,否则,规划永远是规划,甚至成为瞎比划 。
在长安,刘秀上了三年左右的太学 。这三年的时光中,他主要的学习课程是《尚书》,成绩算不上优异,可能是由于基础薄弱的原因,顶多算是良好,从《后汉书》“略通大义”的学习评价上来看,这也为刘秀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底子 。别小看这点文化底子,对于刘秀的未来,影响巨大 。
不过,对刘秀来说,这三年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种田的日子很无奈 。并且,这期间刘秀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批对他人生有巨大意义的同学 。
三、不着急
刘秀去长安上学,是不错,可是这个学没上多久,就毕业了,然后,就失业了,接着回去种田 。按说,当时大学生应该比现在更好找工作,就是不包分配,怎么着还不得当个小官啥的?他竟然不着急?刘秀的姿态很低,继续种田,继续放牛,继续努力 。那时候的刘秀经常干的事,可能就像周星驰在电影《喜剧之王》里对着大海喊的那句话:“努力,奋斗!”当然,他对着的是大海一样的庄稼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