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普洱茶膏


清朝宫廷普洱茶膏

文章插图
清朝宫廷普洱茶膏【清朝宫廷普洱茶膏】清朝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品质上的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此把茶膏的製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并且在製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我们现在所说的宫廷普洱茶膏,主要意义上是指清朝宫廷普洱茶膏 。
基本介绍中文名:清朝宫廷普洱茶膏
製作时间:五代十国时期
史籍记载:《十国春秋》
採用方法:大锅熬制
基本介绍据介绍,我国普洱茶膏製作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史籍《十国春秋》就已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有贡品茶膏生产 。云南土司以云南乔木大叶种茶叶为原料,採用大锅熬制的方法,小範围製作,形成普洱茶膏雏形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接受,成为上层贵族(包括活佛级以上的僧侣、宗教领袖)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民间则禁止流通 。之后,清朝皇室开始注意这一现象并接触普洱茶膏 。1729年(雍正七年),云南普洱茶团茶和茶膏开始向朝廷进贡 。到乾隆年间,清宫御茶房开始製作普洱茶膏 。御茶房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普洱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製品 。宫廷製作的普洱茶膏成为茶中珍品,始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 。能够得到它的只有一个途径,就是皇帝每年拿出一部分赏赐有功大臣,而得到的大臣也轻易不捨得使用,只是把它当成高级药材存放,一旦身体不适时才拿出沖饮 。出现原因清朝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品质上的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此把茶膏的製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并且在製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我们现在所说的宫廷普洱茶膏,主要意义上是指清朝宫廷普洱茶膏 。製作工艺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製作,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环节:1. 轻蒸、解块、淋洗 。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2. 採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3. 小榨去水、大榨出膏 。採用压榨技术,先将水份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记忆体的茶汁压出,并反覆压榨,收汁;4. 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澱,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5. 收膏、压模 。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乾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乾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 。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 。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特点1. 製作工艺的严谨与考究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份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 。他们借鉴宋代製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 。2. 超贵族身份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 。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 。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 。一是由于其产量极少,一般百姓很难得到;二是强烈的皇权意识,皇室的御品是绝对不允许平民染指的,就连王公贵族也是得之不易 。3. 差异化及多样性很多人认为茶膏就是黑膏,其实不然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洒第一,绿色者更佳” 。可知,茶膏既有黑膏也有绿膏,其中黑膏又有几大品种,如蒙顿茶膏中的“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 。在清代,普洱茶膏有十几种,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用途一、超贵族的身份——“皇权”的象徵清朝皇宫将普洱茶膏的製作搬到宫廷御茶房製作,最初的考虑是安全性的因素,害怕投毒 。但御茶房接手后,又面临对不合理工艺改进问题,因为乾隆皇帝本身对大锅熬膏,这种反覆的熬炼就心存疑虑,它与炼丹的过程有相似的地方 。中国毕竟是个能工巧匠集聚的国度,且文化渊源之深也是中国特有的国情 。于是,採用另外一种思路,借鉴唐宋制膏的经验,便成了宫廷卸茶房的主攻方向 。中国有句古语,英雄是逼出来的 。或许,普洱茶膏也是如此 。但是,它也带来一个问题 。就是这种“压榨制膏法”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加上工艺与工序的苛刻要求,必然造成生产量极少的状态 。也许,当时这种製法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 。因为,製作它的本身就是给皇帝品饮的 。它不是商品,而是皇帝的专属饮品 。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 。否则,这种“物品”的神秘性就没有了 。中国传统有一种习惯,因为稀缺才能凸显珍贵,珍贵才能彰显神秘,而神秘则是显示皇权的秘密武器 。因此,它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给皇帝品饮的 。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日常起居,及生活用品本身就是皇家的最高机密,非一般人能够了解,更不可能掌握 。这个用途的本身就昭示着“皇权”的威仪与神秘 。同时,皇帝也时常将多余出来的茶膏赏赐给一些有功大臣 。那些大臣在得到茶膏后,也是轻易不捨得品饮,只是在身体偶感不适,或家里有人生病时,才拿出来与家人分享 。这种赏赐的途径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在古代,这种做法对那些受赏的大臣而言,叫“皇恩浩蕩” 。二、“国礼”——体现泱泱大国的珍贵茶品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茶叶出口 。最早是“茶马互市”,即用中国产的茶叶在边境与外部换马匹 。再到后来,有“茶马古道”和多种茶叶出口方式 。中国产的茶叶不仅让外国人知道了茶,而且让他们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饮品.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历任皇帝都有相同的举动,即在他们面见外国来的使者(有使节,有学者等),都会馈赠一些在当时看来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荣登“国礼”的名单 。这个单子就是赠予英国使臣的礼品目录 。那年,英王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英国使节,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①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瑯、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件(个),其中包括茶膏4匣 。②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计40项455件,其中包括茶膏5匣 。③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 。茶膏5匣 。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嘎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 。其中15批有茶叶 。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茶膏26匣 。这个茶膏就是宫廷御製的普洱茶膏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些茶膏是什幺样的,只能根据目录上的片言只语知道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装的 。而用木匣承装的一定是整块的膏体,如果是散块的可用瓷瓶包装,因为瓷器也是中国的“国粹” 。我们今天在中国故宫博物院里可见到一种“人参膏”,它就是瓷瓶包装的,里面是长条状一个个散块 。瓷瓶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外表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 。普洱茶膏没有採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块茶膏的魅力 。我们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图案,因为截至今天,能在整块茶膏上压制精美图案的也是非常难办的 。纵观科技发达的今天,云南有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和个人多达几十个,但真正能製成整块带精美图案的仅一两家企业而已 。至于有人说,那批最早馈赠给英国使团的普洱茶膏,因当时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至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浪漫的神往” 。因为大英博物馆早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从谘询处的电脑上一查就会知道 。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开始,以后的历任皇帝都有向外国使臣或友人赠送普洱茶膏的记录 。其涉及的国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达几十个,粗略统计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 。与乾隆皇帝一样,后续的皇帝依旧是採用木匣盛装普洱茶膏的方式 。估计始终保持整块茶膏的模式 。以突显泱泱大国极品茶的精湛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洱茶膏的确也为中国的茶叶,或者说为中国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国茶人的集体骄傲 。三、纳入中药体系——凸显中国的养生文化中国的茶叶最早就是作为“药”来使用的 。后来一点点演变成为饮品 。虽然很多的医药经典中都涉及到了茶,但侧重点都由原来治病的功效向养生与保健的方向转化 。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有关 。因为中医药倡导的是“治未病”,主张预防为主,并提倡“药食同源”,这就使中医药对养生与保健格外的关注,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主流 。有一个有趣的典故,说明了这一问题 。扁鹊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人,也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幺为什幺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刬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幺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 。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 。”文王叹道:“你说得好极了 。”这个典故实际上说的是“治病观” 。它的意思是说,医术最高的人不是药到病除的人,而是能在病发前把病刬除的人!这与西方的医学有很大不同 。正是沿着这种思路,清代的着名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及普洱茶膏纳入了他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之中 。中国的古代医学家将普洱茶膏纳入中药的经典书籍中,并不是单纯从治病的角度,更侧重在养生的範围 。如《本草纲目拾遗》在评价普洱茶膏时,第一句话就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这句话是人们在探讨普洱茶膏功效中,经常引用且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很多人对普洱茶膏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醒酒第一”不是治病,而是养生的需求 。自中国的清代起始,人们对普洱茶膏的饮用,不管是皇帝,还是那些能够得到它的达官贵人,基本上都是从养生的角度品饮的,保健的功能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 。但是,普洱茶膏除了养生的功能外,也有对某种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如胀腹所产生的不适,饮用普洱茶膏就可很快解决;如口舌出现轻微的溃烂,可口含一小块茶膏,过夜即愈 。这些也同属于中医药的範畴 。实际上,中国的古人不愿将其单纯归类为药物,就在于它还是茶,是浓缩了普洱茶的精华的茶珍品 。既然是茶,其养生的概念就是第一位的 。这与“药”的概念截然不同,因为没病的人可以不吃药 。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在“普洱茶膏”这四字中,“茶”是第一位的,是老少皆宜,健康的人和有疾病的人都可品饮 。而“膏”因为有“药”的概念,但却是第二位的 。理解误区当下,一提到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很多人都把它和传统大锅熬制的茶膏联繫起来,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大锅熬制的茶膏,在反覆高温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气一併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而清朝宫廷普洱茶膏採用的则是“小榨去水、大榨出膏”、低温乾燥的工艺,二者根本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製作方法,由于宫廷普洱茶膏的这种特殊的製作工艺,使得它的品质要远远优于大锅熬制的茶膏,也使得它可以长久的保存 。故宫博物院里面至今还保留着清光绪年间的普洱茶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