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如何跑到了世界最前头? 中国的世界之最之最( 二 )


这段时间,一大批中国的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去各国了解他们的高铁技术 。
只可惜,现实情况使得中国当时没法开展高铁建设,我们的经济基础还是有些薄弱 。举个例子,1993年,为了解决京九铁路的施工问题,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在京九铁路的建设工地现场办公,亲自帮铁道部解决钢材不够的问题 。副总理还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给铁道部批一点外汇,买一点国外的钢材来解燃眉之急 。修建一般的铁路尚且如此困难,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当时高铁的发展举步维艰了 。
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铁路人,有点像家境贫寒的学子,一边认真学习,一边等着家庭富裕起来 。
一直等到即将进入21世纪,人们才感觉,我们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建设高铁了 。
想要建高铁,首先需要新型列车 。前边咱们说过,1978年的时候,中国的火车很多还是烧着煤冒着烟的蒸汽火车,到了1993年,虽然大多数换上了更先进的内燃机车,但是最高时速也只能达到110公里左右,想要实现高速铁路的那个“高速”,迫切需要新一代的火车 。
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中国的铁路车辆生产厂陆陆续续研发了20多种高速火车 。只不过,这些新型火车探索开拓的意义更大,因为稳定性不高,难以投入实际使用 。
其中的代表,是“中华之星”新型火车 。
“中华之星”聚集了当时最顶尖研发资源,采用了大量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曾经在冲刺试验中跑出过321.5公里/小时的速度,当时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速”,是当时被寄予厚望的列车型号 。
可惜,在试验阶段,“中华之星”就出现了稳定性差的问题,比如在跑出“中国铁路第一速”的第二天的一次试验中,“中华之星”就在路上出现了问题,试验只能被迫停止 。试验之后,对于能否量产,也出现了很多争论,最终“中华之星”只作为临时客车使用过一段时间 。
2013年2月28日下午,“中华之星”列车被缓缓牵引进博物馆,今天你在位于北京的中国铁道博物馆,还能看到这列“中华之星”,而这也意味着“中华之星”没有走进现实,而是最终走进了历史 。
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呢?作者在书中是这么说的:“中华之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技术高度,它创造过时速321.5公里的速度神话,它披着自主化设计生产的神奇光环,同时,它故障频发,稳定性较差,大量零部件从国外进口,国产化率并不高,这些都注定让它难以担当中国高速列车主力车型的重任 。
这些实验车型,提升了我国高铁的自主研发水平,但是实践中发现,想要借助我们自己的研发力量,实现一步到位,还是有很大困难 。这才有了后边的一次对国外先进高铁技术大吸收与大消化 。
此外,在高铁建设难以展开的那些年,铁道部还做了一件事,为之后的高铁项目打下了基础,那就是对中国庞大的旧有铁路网进行提速改造,铁道部称之为“大提速” 。从1997年到2004年,中国铁路进行了五次“大提速”,我们今天熟悉的T字头的特快列车、Z字头的直达列车,都是在这五次大提速中出现的 。经过这五次提速,列车运营的最高时速提升到了160公里,全国旅客列车运营的平均时速从1993年的48公里提升到了66公里,直达和特快列车的平均时速更是达到了100公里 。
你要知道,铁路运行是个复杂的协同工程,并不是说换一辆更快的列车,平均运营的时速就能突飞猛进,信号系统、车辆调度、铁路维护、乘客管理,这些方面都要跟上,速度才能起来 。所以这五次提速,也为高铁时代的高速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