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皇帝后妃 , 大都养尊处优 , 每餐必膏腴杂陈 , 脯醢并荐 , 象这样的生活方式 , 有损健康 。身贵体弱 , 得病便不易治愈 , 反而责怪太医无能 。太医进宫供职 , 有时须对内府官员、太监等纳以贿金 , 不如此他们便会从中作梗 , 处处设置障碍 , 因此 , 即使是那些精于歧黄之术的太医 , 由于多方掣肘 , 也难以一展身手 。有的偶然幸中 , 医治见功 , 虽赏赉有加 , 荣耀异常 , 似乎可以平步青云 , 其实未必 。甚至恩赐所入 , 尚不够贿赂之所出 。
太医 , 一旦一药误投 , 生死所系 , 出了事故 , 要遭杀身之祸;所以有些名医把应召入宫视为危途 , 甚而闻讯远遁 , 希图一跑了之 。真正官运亨通的极为寥寥 , 屈指可数 。世间流传着“太医难当”的说法 , 洵非虚言 , 其中甘苦 , 非个中人不可尽知 。试看下例 , 太医治病之难可略知一二 。
网络配图
(一)有些皇帝以知医自诩 , 对处方用药 , 动辄指责 , 太医纵操神技也只得勉为其难 , 遵谕施治 。如光绪皇帝自幼体质瘦弱 , 成年以后则是疾病缠身 , 长期脾胃失调 , 且患有严重的滑精病 , 有时一听到锣鼓声即刻遗泄 , 进而相继出现潮热、盗汗、咳嗽、心悸、失眠、头晕、耳鸣、健忘等一系列症状 , 又因其一生政治失意 , 生活寡欢 , 这种事业上的打击和精神上的痛苦 , 更促使他萎靡不振 , 病情加剧 。于是在性格上也就更加患得患失 , 怯懦多疑 , 孤僻固执 。光绪帝稍通医道 , 在病势口重 , 求治心切的情况下 , 对太医往往动以声色 , 严辞申斥 , 并自以为是 , 诏令治法 。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 其病情已十分沉重 , 辗转床褥 , 呻吟不已 , 该年八月二十二日(9月29日)的《起居注》曾记载:“每遇药方轻少之时 , 其窜痛(指腰胯)亦觉轻 , 屡试不爽 。即如近一月来服力钧(太医)之药 , 其方皆系五、六味 , 服之窜痛已轻减 。近二日方剂稍重 , 此症亦复加增 。盖因服药日久 , 脏腑不能胜药力也 。嗣后立方宜详斟酌 , 总须少而专始无流弊” 。太医只好遵谕照办 。
此后给光绪开处方所用药味都很少 , 而且用量很轻 。这种不顾实际病情 , 唯圣意是遵的处方 , 不获良效 , 应在料中 。不仅如此 , 光绪还进而在殊谕中点名用药 , 说:“若常用热剂一味峻补 , 恐前所发之恙复见于今 。尚宜斟酌立方 , 如生地、元参、麦冬、菊花、桑叶、竹茹等清凉养阴之品 , 每日稍佐二、三味 , 以防浮热时常上溢” 。于是在此后的脉案档中 , 光绪钦定的药品每多见及 , 不管这些清热滋阴的药物 , 当时是否完全对症 , 太医也得依旨使用 。
(二)内府治病 , 首重疗效 , 御医须得小心翼翼 , 谨慎从事 , 但又难以奏效 , 这样一来 , 太医轻则遭到申斥 , 重则受到严厉惩处 。如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太医院院使孙之鼎等承旨治疗正黄旗内大臣颇尔盆痔漏复发症 , 康熙对他们的治疗情况非常不满 , 曾在朱批中大发雷霆 , 写道:“庸医误人 , 往往如此” 。封建皇帝 , 具有无上权威 , 这样一批 , 太医如何经受得起 。
- 武则天秘史:李世民为何没将武则天斩首?
- 杨贵妃为何被唐玄宗两度赶出皇宫
- 李世民为何参与前代史书撰写?用意让人深思
- 历史上的姐妹花义阳和宣城公主为何那么惨
- 为何中国的文化却在日本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唐门吉尼斯记录
- 为国牺牲名节的女人:王昭君为何二婚
- 荀攸功绩:曹操为何认定荀攸才是曹营的第一谋士
- 历史揭秘:秦朝百万大军为何神秘失踪?
- 揭秘:唐玄宗为何一日之内连杀自己的三个儿子
- 揭秘: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不能一统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