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儿皇帝,为什么光绪皇帝改革失败而彼得大帝却成功了? 光绪历史之最终结局下载

如果我们人的一生看着一场游戏,那么对于光绪皇帝来说,我们无法确定他是什么角色,因为他既不是游戏的指挥者,也不是游戏的参与者,按理说他只不过是一个游戏的旁观者,可承受失败的却又是他 。而彼得的一生就是一场游戏,从他创建“游戏军”开始,他一直都是这场游戏的操纵者,他有效地控制了整场游戏的进程,直至完成他的的事业 。
光绪四岁时皇位意外的落在了他身上,从两太后摄政到亲政和软禁,慈禧虽然赋予了他皇帝的责权,但没有皇帝的实权 。历史学家的共识就是光绪和彼得的最大区别是权利的把控 。彼得和光绪一样,几岁时和哥哥同时成了沙皇,但长期被索菲娅公主摄政 。但彼得在这场“内斗”中成了彻底的“骑士”,彼得不惧传统势力的“围剿”,打败了多次各种势力的反判和阴谋 。而光绪畏惧于政治势力的压制,始终无法摆脱来自“后党”势力对他的“围剿”,在冥冥中登上皇位,也在冥冥中郁郁而终 。在宫廷政治斗争中,彼得不象光绪那样任人宰割,往往他能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
彼得的一生都在用战争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俄罗斯的强大,他很善于把失败变成胜利的武器 。而光绪时的大清如一个垂幕的老儿,总是在被动地接受战争,他们对战争的态度是容忍 。这种看似很君子的行为最终换来的是灾难,而那些看似很无耻的挑衅者换来的却是国家的富强,这就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区别 。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为能说几句“洋话”而津津乐道,却无法参透自己的文化的精髓,东西方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倾斜,中国人忘了自己该学什么,该做什么 。我们始终坚持和理解的“仁义”之道,让我们的“谦谦君子”变成了懦夫 。
光绪从4岁登基到38岁死亡,尽管慈禧太后仍不断以各种方式箝制着他,然而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他不甘权力被架空,更不想做一个傀儡皇帝,他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和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 。长期以来,人们常说他“幼而提携,长而禁制”,把他看作是慈禧太后的傀儡,但是其内心的渴望和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在慈禧太后干预朝政的情况下,他还是冲破满朝多是慈禧太后旧臣的局面,相继也提携和培养了一部份臣属势力 。形成了尖锐的帝后之争 。从这一点来看光绪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毫无抱负的人,只不过从小受制的环境和性格造就了他的悲剧 。而彼得从1682年被推上沙皇宝座后,就不得不面对种种考验和磨难 。彼得卧心藏胆,励精图治,最终从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手中夺取大权 。1695年,彼得亲政,开始了改造俄国的历程 。彼得这样的胆识和勇气是光绪一生中也无法做到的,在面对强权时他只能是一个弱者 。
光绪皇帝在变革前,还特意学习了彼得大帝的经验 。但他所采纳的是洋务派的政治路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光绪皇帝很难真正成为一个维新派的皇帝,而最可能成为一个洋务派的皇帝 。戊戌变法中,光绪在康梁等进步人士的推动下,欲效仿俄国彼得大帝改革和东方的明治维新 。但中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成功并不能在光绪皇帝身上克隆,究其原因,就在彼得在变革前已经大权在握,而明治维新的时候,幕府的势力也在倒幕运动中消亡,而清光绪皇帝并无实权,变革派的势力弱小,不足以对抗慈禧等实力派 。因此在短短的一百天,变法便遭受到保守派和洋务派的阻挠而夭折 。
也有人指出光绪皇帝试图在多条战线上同时推行大量的改革,好大喜功,以求全面改变现存的传统秩序,结果树敌太多,无法把握时局的变化,在尖锐复杂的斗争面前,常常束手无策,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还有一点这是他忽略了的,他的变法是在慈禧的监控之下进行,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夺权实力时,他却拿慈禧身边的一群老权臣开刀,直接损害了慈禧后党集团的利益,这是慈禧绝对不能容认的 。如果他当时能顾及到慈禧的利益,先在某些方面取得实际成效,巩固自己的权威,那样他就能循序渐进的推动变法 。要是能清醒的想到这一点,光绪也不至于落得后来的悲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