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国3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国十大考古( 三 )


隋唐宋元时期遗迹64项
其中A类、C类、D类、E类遗迹数量相近
图14 隋唐宋元时期遗迹类型分布图
明清及其他时期遗迹共9项
C类与F类均为三个
图15 明清及其他时期遗迹类型分布图
分阶段情况梳理
若以十年为一个阶段 , 将三十年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 将评选结果标记在地图上就可以看出 , 三个阶段呈现了相同的地域分布态势 , 即东部地区数量最多 , 中部地区其次 , 西部地区最少 。
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综合的 , 包括:历史上是古人活动频繁、文明较为集中的区域、古迹遗址埋藏丰富;考古科研力量相对充足 , 考古科研人员比重高;东部地区地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完整 , 保护管理程序清晰;经济社会发展快 , 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项目多,等等 。
图16 第一阶段(1990-1999)十大新发现分布图
图17 第二阶段(2000-2009)十大新发现分布图
图18 第三阶段(2010-2018)十大新发现分布图
再来看看各阶段有哪些细微差异 。第一阶段中(1990-1999年) , 新、旧石器、战国秦汉时期所占比重非常大 , 其中新石器时代与战国秦汉时期遗迹数量最多 ,  占第一阶段的一半以上 , 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B类遗址(聚落窖藏遗址)所占比重较大;夏商周时期与战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以E类(王陵墓群类遗址)为主;隋唐宋元时期代表古城址的A类与E类数量较为接近 。
图19 1990-1999年十大新发现遗址组成分析图
第二阶段中(2000-2009年) , 新、旧石器时代及战国秦汉时期遗址占比在下降 , 夏商周和隋唐宋元时期遗址占比增加 。这个阶段 , 战国秦汉时期遗址依然占总数的28% , 其中E类(王陵墓群遗址)占多数 , 新石器时代遗址占总数22% , 其中B类(聚落窖藏遗址)占一半以上 。夏商周时期遗址占总数24% , A类(古城址)数量最多 。隋唐宋元时期占20% , 其中A类、B类、C类数量相近 。
图20 2000年-2009年十大新发现遗址组成分析图
第三阶段中(2010-2018年) , 几个明显的变化是:新、旧石器时代的B类聚落遗址发现占据了绝大多数 , 明清时期关于水利等其它新型文化遗产的研究渐多 。
图21 2010年至2018年十大新发现遗址组成分析图
纵观三十年的三个阶段 , 从遗址类型的分布情况看 , 遗址类型分布情况基本稳定;其中王陵墓葬类在前二十年里一直处于数量最多的地位 , 而王陵墓葬类遗址是基建考古发现的主要内容 , 但数量一直在呈现下降趋势 , 近十年已被聚落窖藏类遗址超越 , 今后聚落考古将会在文明发展史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古城址类入选情况基本稳定 , 窑址作坊和衙署祭祀类遗址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
图22 各阶段遗址类型分析图
入选遗址主要年代分布情况如何呢?下图数据显示 , 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入选十大新发现的数量在明显下降 , 而这类考古工作以主动性考古发掘为主 , 又是中华文明考古研究的重要阶段 , 今后还是应该继续加强 , 加大支持力度 。
夏商周考古曾经在2000年至2010年出现爆发 。前二十年中 , 战国秦汉时期遗址占据首要位置 , 但近十年来入选数量下降很快 。近十年来 , 明清时期考古工作受到重视 , 有水工遗址、水下考古遗址等更多的新型考古遗址入选十大 , 特别是配合申遗和世界遗产保护的专项考古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