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


爱尔兰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

文章插图
塞缪尔·贝克特(爱尔兰作家)【爱尔兰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领域主要有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 。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基本介绍中文名:塞缪尔·贝克特
外文名:Samuel Beckett
国籍:爱尔兰
民族:犹太
出生地:爱尔兰 都柏林
出生日期:1906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22日
职业: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毕业院校: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主要成就: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等待戈多》
人物生平塞缪尔·贝克特爱尔兰作家 。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 。学生时代游历巴黎时,与侨居巴黎的爱尔兰着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相识,还曾当过他的秘书 。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义大利文硕士学位 。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範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结识了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 。精通数国语言的贝克特被分派作失明的乔伊斯的助手,负责整理《芬尼根的守灵夜》手稿 。他较早发表的批评作品有《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和《普鲁斯特论》 。
爱尔兰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

文章插图
布列松为其拍的人像作品(1964年,巴黎)
爱尔兰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

文章插图
塞缪尔·贝克特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获哲学硕士学位 。1932年漫游欧洲 。1937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用标準的英语写作已经变得很困难,甚至无意义了 。语法与形式!它们在我看来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浴衣和绅士风度一样落后 。”,并声称:“为了美的缘故,向词语发起进攻 。”
爱尔兰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

文章插图
贝克特的签名1938年定居巴黎并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莫菲》 。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 。一九四五年,曾短期回爱尔兰参加红十字会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他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撰写了大量以绘画艺术为主的评论和随笔 。进入50年代后,贝克特意识到自己的小说实验已经没有继续前行的可能了,于是开始转向戏剧创作 。1953年,凭藉《等待戈多》声震文坛 。
爱尔兰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

文章插图
1977年1969年,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了奖金,但是并没有去参加颁奖仪式,因为这样他就不用公开发表演说了 。此外,他出版的非虚构作品还有《三个对话》和《断简残编》 。贝克特1980年的剧作《一句独白》(A Piece of Monologue)的开篇词:“诞生即是他的死亡”(Birth was the death of him) 。“需要在爱丁堡戏剧节上花上一小时阐明的存在主义,贝克特一句话就解决了 。”儘管讨论的是人类的虚无境遇,但贝克特对措辞却是斤斤计较 。1989年12月22日,贝克特在法国巴黎逝世 。作品年表作品类别作品名称年份小说《莫菲》1938《瓦特》1942《莫洛瓦》1951《马龙之死》1951《无名氏》1953《依然如此》1961《米歇尔与卡米尔》1970《一个晚上》短篇小说集《故事和无意义的片断》1970戏剧《三个对话》1949《等待戈多》1952《剧终》1957《哑剧1》1957《哑剧2》1963《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1958《啊,美好的日子!》1961《喜剧》1964《来和去》1967《一句独白》1980《俄亥俄即兴之作》1982《摇篮曲》1982《断简残编》1983《自由》1995广播剧《失败的人们》1957《尸骸》1959《语言与音乐》1962电视剧《喂,乔!》1968论文《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1929《普鲁斯特论》1931写作特点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誌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主要创作小说,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 。儘管如此,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