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红素


藻红素

文章插图
藻红素【藻红素】藻红素(phycoerythrin),存在于藻类〔红藻、蓝藻、隐(甲)藻〕的色素蛋白,开环的四吡咯藻红素作为色素部分与蛋白质共价键结合 。其辅基是吡咯环所组成的链,分子中不含金属,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
基本介绍中文名:藻红素
外文名:phycoerythrin
概念:藻类的色素蛋白
辅基:吡咯环所组成的链
植物:红藻、蓝藻、隐(甲)藻
学科:藻类学
简介藻红素,水溶性,呈红色 。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及别藻蓝蛋白,一起总称为胆素蛋白质(biliprotein)或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在红藻、蓝藻里,它们存在于藻胆蛋白体(phycob-ilisome)中,后者为直径数十毫微米的球状构造 。其功用是捕获吸收光能,并将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吸收光谱通常在278,307,498,540,568毫微米附近,但因材料不同,有时差别相当大,它的最大吸收光谱是波长570纳米(nm)的短波绿光 。由于绿色光透入海水较深,所以不少红藻种类可生活在较深的海底 。藻红素生产方法利用粉红柱状的乳节藻生产藻红素的方法:原理:关于用粉红柱状的乳节藻(Galaxauraoblongata)生产具有高吸光度(OD)比值藻红素的方法 。利用粉红柱状的乳节藻生活史中具有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与营养繁殖三个世代交替及果孢子丝状体阶段不含各种胶类的特徵下,在控制的光线、温度及营养条件下,延续其丝状体阶段,并进一步以其为原料,萃取具有高吸光度比值的藻红素 。不论就藻红素、藻蓝素或其它天然蛋白质色素而言,通常具有实用安全性,对热、酸硷度等亦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可套用于食品与化妆品上,同时亦可作为免疫学上抗体标誌用的萤光色素,而套用于临床诊断及细胞生化学研究上 。目前市场已开发并套用的有藻蓝素(phycocyanin)与藻红素(phycoerythrin),其中,藻蓝素生产的原料来源多为可予大量繁殖培养的蓝绿藻,如螺旋藻(Spirulina)与铜锈微囊藻(Microcystis),且其培养与生产方法多享有专利 。而藻红素则因为原料的缺乏,或因为原料不利于色素生产,而存在产量少及价格昂贵的缺陷,对全球每年数万磅食用红色色素的需求,必须开发一种天然、安全、稳定又具有特殊萤光释出的红色色素,预估大量生产后,将使价格下降,更会扩大其套用範围与市场供给 。目前藻红色素蛋白大部分是分离自红藻的大型叶状体,如紫菜(Porphyra)或仙菜藻(Ceramium)等,少部分则萃取自可大量控制培养的紫球藻(Porphyridium) 。其主要问题在于1、目前虽有野生大量红藻资源及栽培的紫菜作为藻红素原料,但因为多数红藻含丰富胶质物(洋菜胶、鹿角菜胶、红藻胶),导致色素的萃出不易,尤其是乾燥后的藻类原料更是如此,再加上野生藻种的原料在品和产量上均有季节性差异,为人力所不易掌握 。2、目前紫球藻的培养于收集细胞时,亦有显着的困难,因为单细胞藻体的收集一向是耗能而耗时的操作,造成生产成本甚大,而藻细胞于培养时所分泌的可溶性多醣类,除了阻碍细胞的收集外,亦影响到色素的抽取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美国专利5,358,858提出了一种由头髮菜(Bangiaatropurpurea)及狭叶紫菜(Porphyraangusta)丝状体生产藻红素的方法,利用头髮菜及狭叶紫菜生活史中的丝状孢子体阶段不含各种胶类的特徵下,通过控制的光线、温度及营养条件下,延续其丝状体阶段,并进一步以其为原料,萃取藻红素 。与叶绿素的区别藻红素(phycoerythrin),存在于藻类〔红藻、蓝藻、隐(甲)藻〕的色素蛋白,开环的四吡咯藻红素作为色素部分与蛋白质共价键结合 。其辅基是吡咯环所组成的链,分子中不含金属,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叶绿素(chlorophyll)是一类与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有关的最重要的色素 。光合作用是通过合成一些有机化合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叶绿素实际上存在于所有能营造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包括绿色植物、原核的蓝绿藻(蓝菌)和真核的藻类 。叶绿素从光中吸收能量,然后能量被用来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 。叶绿素为镁卟啉化合物,包括叶绿素a、b、c、d、f以及原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等 。去镁叶绿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