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雕刻


果核雕刻

文章插图
果核雕刻【果核雕刻】果核雕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绝 。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 。按材料分有桃核雕刻、橄榄核雕刻、杏核雕刻、杨梅核雕刻、核桃雕刻等,其中以桃核,橄榄雕刻为主 。
基本介绍中文名:果核雕刻
外文名:fruit pit carving
国家:中国
分类:民间艺术
类别:桃核,橄榄核等
定义英文名称:fruit pit carving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幺大 。在这幺小的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难度,核雕技艺鲜有传人 。在果核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和船只等,通常也指用果核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 。按材料分有桃核雕刻、橄榄核雕刻、杏核雕刻、杨梅核雕刻、核桃雕刻等,其中以桃核雕刻为主 。沿革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证 。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 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 。他在天启二年(1622)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 。舟长约3厘米(cm),高约0.5cm,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4扇 ,且能开合 。窗旁雕栏上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 ,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 。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 。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 ” 。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 。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範 。宜兴雕刻家丘山精于胡桃核雕刻,题材大多为苏东坡游赤壁、渔家乐、百花篮、山水等 。清代,果核雕刻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江苏为传统产区 。康熙年间,苏州金老(名不详)、嘉定封锡禄以及乾隆年间的苏州杜士元、沈君玉等都是果核雕刻名手 。封锡禄的橄榄核雕刻“草桥惊梦”,屋宇、人物等在构图上安排得当,并配合疏柳藏鸦,柴门卧犬,充分表现了乡村夜景 。沈君玉的橄榄核雕刻“驼背老人”,头戴棕帽,蓄鬍须,衣服肩部有补缀,手持一扇,扇上刻有诗文;他用杨梅核雕刻的“猕猴”,眉目毕具,据《金玉琐碎》记载,有的艺人以桃核雕刻串连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罗汉 ,姿态各异 ,面目无一雷同 。此外,嘉庆、道光年间,福建霞浦的果核雕刻名匠方建劭创作的“东坡游赤壁”,“篷窗撑辟,江柳掩映 ”,舟中人物、舷橹刻画细緻 。近代,果核雕刻主要产于山东、江苏、广东、上海等地 。山东潍坊桃核雕刻名匠有丁念廷、高家俊、都渭南、张大眼、陈子和等,其中丁念廷、高家俊的作品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银牌奖 。橄榄核雕刻以广州、苏州为主 。广州名匠区桂来及其弟子江泽流以人物、花舫见长 。20世纪初,上海果核雕刻名匠有麦春华、殷根福等人 。麦春华擅长雕刻楼阁、池沼、人物、器具、花鸟等 。殷根福的橄榄核雕刻题材有十八罗汉、八仙、观音、弥陀佛以及花木兰、穆桂英等人物,后来传其子女殷荣生、殷雪芸等 。殷雪芸和弟子董兰生在继承传统雕刻的基础上,创作核桃雕刻“寒山寺”、橄榄核雕刻“鑒真东渡船”等,其中“鑒真东渡船”刻有唐代名僧鑒真及弟子、船工等35人,并配以玉石、红木雕琢成海波纹的底座,更显精巧 。工艺和特色果核雕刻的主要工具为锉、凿、钻 。锉有毛锉、光锉、圆锉 。凿刀有方凿、圆凿两种 。果核雕刻的工序是:①用毛锉、光锉将果核进行初步加工 。②设计构思 ,并在果核上画样 。③用圆锉按画样进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 。④用凿刀雕刻细部,并以小方凿刻画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圆凿刻画嘴部等 。⑤磨光,上蜡 。最后打眼,串连成念珠,或配以底座,作为欣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