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蒋先明(园艺教育家)【园艺教育家 蒋先明】蒋先明,园艺教育家,蔬菜专家 。较早提出综合控制马铃薯种薯退化观点的专家之一,提出马铃薯阳畦留种保种新技术,为建立从脱毒薯到生产用种薯的良种繁育体系打下了基础;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蔬菜栽培学》、《蔬菜栽培生理学》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各种蔬菜分支等专着,为中国蔬菜学科和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基本介绍中文名:蒋先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诸暨市思安乡三环村
出生日期:1922年10月26日
职业:园艺教育家,蔬菜专家
毕业院校: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主要成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人物年表1922年10月26日 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思安乡三环村 。
文章插图
1928-1934年 在安徽省芜湖广益国小学习 。1935-1937年 在安徽省燕湖广益中学学习 。1938年春夏 在江西省南昌葆灵中学学习 。1939-1942年 在四川省成都华西协和中学学习 。1943-1947年 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7-1952年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助教 。1952-1978年 任山东农学院讲师 。1978-1980年 任山东农学院副教授,蔬菜栽培教研室主任 。1980-1983年 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蔬菜栽培教研室主任兼实验农场副场长 。1983-1993年 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蔬菜栽培教研室主任 。1983-1995年 任山东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及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理事,山东农学会常务理事 。人物简历蒋先明,192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思安乡三环村,青少年时期目睹中国人民内受军阀混战,外遭列强欺凌,遂立志洗雪国耻,发奋读书救国 。1928-1937年在安徽芜湖就读广益国小和中学,1937年1月考入四川成都华西协和高中 。那时家境十分困难,为了维持生活和求学,他不得不一边种菜、养牛,一边读书,因而培养了他学习科学的志趣 。1943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取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半工半读 。1947年完成学业,获学士学位,被留校任助教,讲授蔬菜栽培学并指导实验 。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科研活动 。为了验证米邱林学说,他不盲目赶时髦随风倒,跟着批判孟德尔遗传学,而是选了龙葵嫁接培养番茄的研究课题 。试验结果表明,与龙葵嫁接过的番茄第一代植株的遗传性显着改变,生命力也显着提高了 。遗憾的是工作只进行了一年,未能继续观察嫁接引起的变异能否稳定遗传,但这也使他认为米邱林学说有一定道理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蒋先明坚决回响党和政府号召,支援革命老区教育事业 。他义无反顾地举家北迁,到山东农学院园艺系任教 。他除了积极投入教学、科研和蔬菜学科建设工作外,还深入农村向农民传授种菜科学知识和技术,推广优良品种 。1954年他承担全国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马铃薯一章的编写工作 。为使教材适合国情,1955年夏,他长途跋涉,深入考察了东北、西北马铃薯主产区,调查科研生产情况,先后到辽宁兴城、吉林公主岭、黑龙江哈尔滨和克山、河北沙岭子和坝上张北、山西大同、太原和太谷等地 。与此同时,又亲自动手开展马铃薯的栽培、留种保种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从此他与马铃薯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铃薯既能做菜,又能顶粮,且能与粮、棉、菜、果等多种作物实行间作套种,因此在解决中国人多地少的问题中,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作物 。50年代,中国的马铃薯种植水平还很低,特别在二季作地区种薯繁育困难,发展马铃薯生产要从北方地区调运种薯 。面对民众对马铃薯的需要,蒋先明决心把马铃薯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搞起来 。从1953年到1962年他一边开展马铃薯春秋二季留种保种稳产高产和高山留种的研究,一边奔波中原地区搞调查 。1963年,他组织豫、鲁、皖3省的马铃薯科技推广协作;1964年又组织了冀、鲁、豫、皖、黑、辽、京等8省市协作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成了全国马铃薯科技、生产大协作 。1975年,蒋先明在山东滕县参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马铃薯与粮、棉、油、菜间套作会议,这次会议对于把中国马铃薯科研、生产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发展马铃薯事业十分重要 。为开好会议,他几乎彻夜不眠,不顾引发的高血压病,终于使会议圆满成功,并为1978年湖北恩施和1983年江西庐山全国马铃薯科研生产协作会议的召开打下基础 。几十年来,蒋先明在蔬菜形态解剖、形态发生、栽培生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把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以及作为基础的农学与蔬菜栽培结合起来,促进了蔬菜栽培学体系的发展 。蒋先明在繁重教学、科研工作之余,还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曾担任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农牧渔业部蔬菜专家顾问组成员、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顾问、山东省农业厅高级职务评审会委员,以及《中国蔬菜》、《园艺学报》、《山东农业科学》、《马铃薯杂誌》等刊物的编委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中国传统蔬菜图谱》、《中国马铃薯栽培学》等专着的编委 。1988-1993年任山东省泰安市第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82年他代表中国园艺学会赴联邦德国参加21届国际园艺大会,在会上宣读了题为“蔬菜产量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关係”论文,并被吸收为国际园艺学会会员 。1983年秋,他随教育部组团对联邦德国农林教育的层次结构及培养的各层次人才对农林经济建设的适应情况进行了考察 。1991年秋应联邦德国文化科学交流协会(DAAD)邀请,考察有关蔬菜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的活动和经验,并进行学术交流 。考察期间,他不失时机地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好形势 。马铃薯种薯退化研究概况马铃薯种薯退化现象在世界範围内普遍发生,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关键问题 。中国农民形象地将其概括为“一年好、二年孬、三年不行了” 。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侵染 。蒋先明认为病毒与各种複杂因素有关,必须提出控制退化的完整概念以及制定综合防止措施 。1964年,他根据对东北、西北、华北等地马铃薯退化现象的调查,特别从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种性复壮更新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提出“马铃薯的退化现象是同时并存于植株及块茎内两个矛盾着的过程,即病理生理过程和正常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若正常生理过程战胜病理生理过程则种性保健 。”铃薯退化原因基于这种观点,蒋先明对马铃薯退化原因及其控制提出三个论点(1)病毒是外因(有人看作是内因),病毒入侵马铃薯后,与寄主同时进行方向相反的代谢活动,从而变为内因 。遭受病毒侵染而退化的马铃薯,退化程度的有无或轻重,取决于两种代谢过程中哪一种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受环境条件所支配 。如病毒活动占上风则趋向退化,寄主活动占上风则保持健康 。(2)基于马铃薯退化是体内两种相反方向代谢活动的结果,因而退化是可逆性反应(有的看法是不可逆的) 。(3)退化的可逆性反应受栽培条件影响,为适宜栽培措施所左右,故马铃薯退化是可以控制的 。蒋先明的上述控制种薯退化观点,为克服马铃薯退化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得到从事马铃薯工作同行的认同 。种薯条件在中原各地及其以南地区,马铃薯一直採用大田“春播生产,秋播留种”的二季作留种保种方式 。但对种薯生产过程中种薯种性退化、秋作烂块死苗和产量不稳不高三大矛盾始终没有解决,民众对秋作技术难度大、措施繁以及“下地一箩筐,秋收一小勺”的风险视为畏途 。秋薯生产不稳定,使中原地区马铃薯生产发展时起时伏 。蒋先明认为,中原地区影响留种保种的关键时期在秋季,种薯秋繁期间,三大矛盾能够完全或基本克服,就是在秋繁时所使用的种薯应具备三个条件:(1)没有细菌病害,秋繁过程中不发生烂块死苗;(2)病毒含量轻微或不含病毒,基本上控制种性退化; (3)秋繁前种薯正好自然通过休眠,具有2~3个芽萌发的播种最适生理年龄 。据此,他于1976年冬和1977 年早春分别在塑胶暖棚和阳畦,利用冬春严寒隔离病毒传毒蚜虫,提高种薯种性的条件,採取高度密植、提早种薯收穫的措施,培养小整薯,然后于秋季进行整薯直播试验 。结果表明,这项留种保种技术,解决了马铃薯二季作区长期以来的矛盾 。1979 年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全国马铃薯留种保种会议上,他提出把网室培养脱毒薯、阳畦冬春繁育原种、大田秋繁生产用种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中原地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得到与会者肯定 。这项技术在山东、江苏南京、河南郑州、洛阳、安徽界首以及辽宁旅大等地相继推广套用,深受民众欢迎 。1981年,“马铃薯二季作留种保种研究”获山东省科委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二等奖,1982 年阳畦留种保种技术被国家标準局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準》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 。认识作物发育规律蒋先明认为,栽培是以处在天地大圆圈中心的物(即作物)为对象,必须认识物在天地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据此运用近代农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採取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协调统一天地物三者间的相互关係,促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他进而提出应在正常及异常条件下首先研究蔬菜、马铃薯等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产品器官形成规律,以及根据植株苗端形态发生,各器官生长动态、物质运转等特徵来划分生长周期,并确定各个生长时期或生长阶段的临界形态特徵,以便为制定栽培技术措施和检验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要在掌握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和生长周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群体发展动态及其产量形成规律 。基于上述观点,他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如茄子、黄瓜、山药、马铃薯等的生长规律 。中国生产上运用促控措施的生物学基础,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三段五期和不同生长期14C同化物的运转和分配等等 。又根据亲身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总结成“控制条件下黄瓜高产稳产技术原理和实践”论文,分别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扬州、上海园艺学会,以及北京、辽宁旅大等蔬菜学会向广大科技人员、蔬菜生产能手进行广泛宣传;“中国马铃薯二季作区获得稳产高产的生理基础和农艺学”论文分别在1978年西安中原马铃薯协会和1988年在昆明亚洲马铃薯协会第二次会议上宣读;“中国二季作区马铃薯产量形成激素调控”一文,于1991年在哈尔滨中加马铃薯项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蒋先明认为,一项栽培措施,某一环境因素或环境总体施加于蔬菜、马铃薯等作物后,它们在外表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会有反应 。他在番茄摘顶的研究中(1964)证实了这一观点 。植株摘顶后首先内部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引起解剖结构改变,然后发生外部形态的改变,最终在产量和品质上反映出来 。据此,他提出,研究蔬菜、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过程,环境诸因素和栽培技术措施对其影响或作用时,要树立形态、结构、功能由表及里三位一体发生变化的观念 。他认为生产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也要根据这一观点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哈尔滨市考察蔬菜生产时,农民技术员反映大田番茄普遍在第四穗处产生空果豆果现象 。他从植株第四穗旁叶片极小,几乎变态为针状,以及所处节位推断,认为原因在于阳畦育苗后期苗床没有通风或通风不及时,造成高温,导致秧苗苗端分化受阻所致 。有一年严冬,他在淄博考察温室初果期的黄瓜,发现第十节位及其前后的叶片严重萎缩、形态不正常,据此倒推算天数,指出系某一日煤炉昼夜加温不善,苗端分化不良引起 。管理温室的老农证实确实如此 。着书记载蒋先明关于蔬菜、马铃薯栽培及栽培生理研究的见解和观点,在他主编或参编的全国统编教材《蔬菜栽培学》北方本、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各种蔬菜分支、《蔬菜栽培生理学》,以及参与主持编着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园艺分支蔬菜》和《中国蔬菜栽培学》等专着作了充分阐述 。培养人才1990年国家教委为蒋先明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颁发大理石碑,上书:“老骥扶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是国家对他在祖国教育事业这块沃土上长年耕耘及其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蒋先明始终奋战在农业教育战线上 。他爱好历史和文学,外语水平高,热心培养中青年教师,主动多承担教学与行政任务 。1977年恢复招生制度以后,山东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师资缺乏,仅有的几个中年教师也都要进修提高 。身为教研室主任的他,曾一度承担了教研室全部的授课任务,让中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并对他们给予具体指导,使山东农业大学的教师队伍具有很强的后备力量 。他说:“我就是想把教师梯队建立起来,要有规划地培养,把中年教师带上去,研究生留下来 。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实力较强的有层次的教学科研队伍 。现在山东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是山东省“七五”期间的重点专业和“八五”期间的重点学科 。事业终于搞起来了,我感到欣慰 。”目前山东农业大学在全国具有较强的蔬菜师资力量,其中的中青年骨干均是他亲自带过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1979年以来,蒋先明先后培养了八届研究生 。77届有两位研究生,由于原导师不幸病逝,急需导师继续指导 。这时蒋先明正準备赴美国考察,考虑到不能耽误研究生完成学业,就毅然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接过培养研究生的任务 。师从蒋先明的研究生都为他渊博的学识、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折服 。他给研究生留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主要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自我提高的能力 。他对研究生不仅注重业务教育,也注重思想教育 。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蒋先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始终认为蔬菜学科的套用性很强,只局限于黑板上讲解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在指导77届毕业生实习时,他身为教学农场副场长和教研室主任,从整地、施肥、播种到整个蔬菜生育期的田间管理,亲自带领学生参与每一步技术环节,使学生受益匪浅 。这届学生如今已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但一提起蒋先生,仍为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所折服 。主要论着1 蒋先明.龙葵教养番茄的试验.植物学报.1954,3(4):389~3952 蒋先明.乙醚气处理对于几种蔬菜作物生长与开花结实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迅.1956,3:23~253 蒋先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山东农学院学报.1958,3:29~344 蒋先明等.茄子苗期生长的初步研究.园艺学报.1963,2(2):150~1605 蒋先明等.番茄摘顶对形态、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初报.园艺学报.1964,3(1):51~626 蒋先明,赵德婉.山药生长的初步研究.山东农学院学报.1964,9:37~447 蒋先明等.论马铃薯的退化.山东农学院学报.1965,10:53~618 蒋先明等.茄子结果时期生长规律的研究.园艺学报.1965,4(2):82~90 9 蒋先明.马铃薯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西安科技情报所《马铃薯专辑》.1978:22~3810 蒋先明.试论马铃薯的生理年龄.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1(4):1~511 蒋先明.蔬菜产量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关係.中国蔬菜.1982(1):48~5012 蒋先明.马铃薯阳畦留种保种技术.山东农业科学.1982(2):46~4813 蒋先明.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14C同化物的运转和分配.马铃薯杂誌.1988,2(3):136~14114 蒋先明.各种蔬菜(中国农业百科蔬菜分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5 蒋先明.蔬菜栽培生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
- 爱与智慧——中国十大教育家经典教育理念
- 美乐棵家庭园艺肥料
- 瀋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南昌第五届赣派教育家成长论坛直播时间2022
- 2022第五届赣派教育家成长论坛直播观看指南
- 曹聚仁|百年前感动中国的乡村教育家曹梦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