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理论与套用研究【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理论与套用研究】《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理论与套用研究》介绍了作者郭忠平、黄万朋、王效勇、秦立伦多年来在煤矿井下矸石胶结充填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对充填体材料组成、配比选择以及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井下充填体结构 。研究了条带充填体与顶板覆岩的力学作用机理,提出了“充填体、直接顶集合体一基本顶岩梁一上覆岩层”的力学结构模型,对条带充填体的参数、充填体与上覆岩板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结合华恆矿业有限公司汶南煤矿的煤层地质条件,对充填工作面的巷道布置、设备参数及工艺流程、充填工序进行了最佳化设计,确定採用“见七充四”的泵送矸石充填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充填效果 。该充填工艺技术简单,机械化程度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着 。《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理论与套用研究》可供煤矿、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和矿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基本介绍中文名: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理论与套用研究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页数:138页
开本:32
作者:郭忠平 黄万朋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7502042563
内容简介《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理论与套用研究》编辑推荐:条带充填不仅可以消化井下产生的矸石,使矸石不升井,消除矸石山对地面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提高“三下”压煤中的煤炭资源采出率,控制充填成本,是实现煤炭绿色开採的重要途径 。《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理论与套用研究》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条带充填开採的作用机理、充填参数及充填体和覆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对条带充填开採的工艺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郭忠平,男,二级教授,博士,1962年10月生,山东临朐人,现任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工程一系主任 。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採矿工程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08年6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10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0年被选为煤炭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2007年被聘为国家“653工程”採矿领域首席专家;2010年被聘为《矿业研究与开发》理事会常务理事 。现为国家科技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主持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发明专利16项,出版着作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黄万朋,男,讲师,博士,1985年1月生,山东聊城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工程一系教师 。2009年7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採矿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王效勇,男,工程师,本科,1961年2月生,山东新泰人,现任新汶矿业集团华恆矿业有限公司副经理,兼昭通市永安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6年毕业于原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採矿工程系 。1986年在原新汶矿务局汶南煤矿採煤一区担任技术员,1996年升任採煤三区区长,1998年担任调度室主任,2001年任掘进副总工程师,2004年任採煤副总工程师 。2007年1月至今,担任新汶矿业集团华恆矿业有限公司副经理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秦立伦,男,工程师,硕士,1974年3月生,山东新泰人,现任山东华恆矿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1998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採矿工程专业,并获学士学位;2012年6月在山东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98年开始从事煤矿生产技术工作,2001年担任掘进一区技术员,2006年任生产技术科副科长,2007年担任副总工程师 。2009年度被评为山东省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图书目录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必要性 1.2充填开採的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矸石胶结条带充填开採的基本理论 2.1充填体与覆岩的作用机理 2.2条带充填体的变形特徵及破坏机理 2.3影响条带充填体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2.4本章小结 3矸石胶结充填体及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1充填材料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3.2充填材料的配合比 3.3添加剂对充填体材料配比效果的影响 3.4矸石胶结充填体材料配比试验研究 3.5矸石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6本章小结 4条带充填体及基本顶岩板稳定性分析 4.1未充填区域宽度的确定 4.2条带充填体宽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4.3条带充填体及上覆岩层的稳定性分析 4.4本章小结 5泵送矸石充填系统研究与套用 5.1试验区概况 5.2工程地质条件 5.3泵送矸石充填系统设计 5.4泵送矸石充填安全技术措施 5.5现场实测与分析 5.6试验套用效果 5.7本章小结 6主要结论、建议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建议 6.3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