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 板桥村

板桥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 板桥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县城东北9公里 。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93户,8个生产队,总人口约8千人,其中户籍人口1278人、外来人口6千多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板桥村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
地理位置:番禺县城东北9公里
面积:0.5平方公里
人口:1278(2014年)
着名景点:黎氏宗祠
村情概况板桥村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93户,8个生产队,总人口约8千人,其中户籍人口1278人、外来人口6千多人,属于二级经济组织 。全村集体收入679万元,人均收入14800元,劳动力平均收入24700元 。近年来,板桥村大力发展经济,村内有板桥商务大厦、桥乡居等经济支柱 。建立村内财务监督制度,在村民委员会村务财务公开栏上公布每月财务收支情况、集体资产情况、上级下拨的各类专项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等,内容真实、全面、简单、清晰,方便民众监督,做到民主理财、规範财务,减轻了村级负担 。板桥村内有黎氏宗祠,祠名“黎永思堂”,是爱国诗人、抗清名将黎遂球的专祠 。该宗祠历史悠久,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旧貌基本完好,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祠为砖瓦木石结构,迹近明制 。红石脚青砖墙,单檐无斗拱 。风火山墙上呈镬耳状 。山门正对照壁,红石脚蚝壳灰脊 。门前竖有旗桿夹石一对 。板桥(Bǎnqiáo)在番禺县城东北9公里 。属南村镇 。宋代建村 。因村旁有木板桥,故名 。村中有座黎氏宗祠,是爱国诗人、抗清名将黎遂球的专祠,原建于广州城东仁厚里,因兵燹毁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其长子延祖遂在原籍板桥乡的黎永思堂为遂球塑像祀之,复建阁藏其遗书,沿用莲须阁之名,今莲须阁已无存,祠虽略有损破变异,但旧貌基本完好 。该祠为砖瓦木石结构,迹近明制 。红石脚青砖墙,单檐无斗拱 。风火山墙上呈镬耳状 。山门正对照壁,红石脚蚝壳灰脊 。门前竖有旗桿夹石一对 。祠名“黎永思堂”,门阁匾刻“北正明宗”,两旁原有门对:“一门五名宦,四代七乡贤”(已失) 。祠分三开四进,坐北朝南 。四进为后寝,后寝当中为神楼,神楼下方石砌基座,基座上端凿成十九个方回字纹花边 。基座上为木结构神龛 。按广州市文物专家介绍,该神龛是明代风格,在广州地区可算绝无仅有,十分珍贵 。整座神楼有散落之势,亟待抢修 。板桥村委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兴南路旁,面积约0.8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0多人 。板桥村委会距离市区12公里,离南村镇1公里,周围有兴南路等道路,交通较为便利,但地处丘陵山岗地带,地缘优势较弱 。而周边环境良好,保留了良好的乡村风景,板桥村委会利用这一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吸引了雅居乐这一大型房地产商和良典酒店前来投资发展,同时发展金科工业园,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同时,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积极发展本地农业经济,同时积极吸引发展各钟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等第三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2014年村委会(联社常务理事会)组成及分工序号姓名职务性别分工1廖庆泉村委主任男负责村支部、村委、经济社全面工作2黎敬文村委副主任男共青团、卫生、文化、主管计生、文书、主管水电3黎柏成村委委员男民兵、国土建设、交通、综治信访维稳、流动人口、调解主任4黄霭儿村委委员女妇女托幼、计生、户口管理、教育、侨务、调解、社保、合作医疗5黎次荣经济社理事长男经济、财经、工业、工商、税务6黎铭东经济社副理事长男消防、安全、环保、科技、工会、财务监督、调解、农业、水利、体育7黎锦海经济社理事男民政、统计、分管水电、调解、老人基金会、颐乐站板桥村委会,属于 。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0.00公里, 国土面积5.00平方公里,海拔1959.0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820.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花卉、蔬菜等农作物 。有耕地2996.90亩,其中人均耕地0.50亩;有林地0.00亩 。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111户,有乡村人口5937人,其中农业人口5302人,劳动力434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70人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34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4.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996.90亩(其中:田2008.50亩,地988.40亩),人均耕地0.50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花卉、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75.00亩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215人,党员中男党员156人,女党员59人 。团员4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