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阳文庙【崞阳文庙】崞阳文庙建于元朝大德三年,距今七百零八年的历史 。大成殿占地一亩二分,原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殿、祠、坊、阁、亭、台、楼、榭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存于文庙中轴线上的大成殿、戟门、津世、欞星门、影壁等主建筑,依然透射出丰厚凝重的文化气息,保持着别具韵致的文物价值 。是原平历史上一座极具魅力的儒学圣地,是山西省规模最大之一 。
基本介绍中文名:崞阳文庙
时代:元
地址:原平市崞阳镇文庙街
性质:省级重点文物
概述时代:元
文章插图
崞阳文庙地址:原平市崞阳镇文庙街始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 。现存建筑主要有影壁、欞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等,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 。大成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 。殿顶施绿、黄、蓝琉璃饰件 。2004年被评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情况崞阳文庙,是旧时山西崞县(今原平市崞阳镇)的县学文庙 。现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崞阳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原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历经明清两朝多次修葺,建筑庞大、气势恢弘、规制完备 。计有大成殿7间,东西廊房各10间,戟门5间,欞星门坊5间,敬一亭5间,小石林亭5间,泮宫坊3间,德配天地坊3间,道冠古今坊3间,金声玉振坊3间,库房3间,厨房3间,宰牲房3间,守庙住房3间,崇圣祠3间,名宦祠3间,乡贤祠3间,尊经阁上3间、下5间,文昌祠3间,乐楼3间,文昌三代祠3间,魁星楼1间,忠义祠3间,明伦堂3间,节孝祠3间,教谕署讲堂3间,训导署大门3间,讲堂5间,仪门内正厅3间,儒学大门1间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 。崞阳文庙除集中体现了尊孔重教、重才施育的方针外,其他功能也相当完备 。名宦祠 祭祀着历代在崞邑土地上建有丰功伟绩的官吏 。如汉尹赏、唐刘世让、宋杨延昭、金张大节、明刘大渊、清范应心等40名 。乡贤祠 祭祀着历代崞邑因热心公益事业、保家卫国而彪炳史册的名士 。如汉班彪、晋秦秀、宋杨宗闵、金游完、元皇普德、明刘寅、清张琳等20多名 。忠义祠 祭祀有唐郝杰、金胥鼎、明李斌、清李志邑等10余名 。节孝祠 祭祀有节妇、孝子等数十名 。而整个文庙的建筑配置集中体现出“礼、乐、射、御、书、数”的古代六艺教育特色 。旧时,每年春秋在文庙祭祀孔子,大成殿正中塑有孔子像,并以颜回、曾参、子思、孟柯配享 。颜回、子思居东,曾参、孟柯居西,称“祭孔四配” 。东西暖阁中则祀有“孔门十哲”,即闵损、冉雍、端水炀、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塑像 。东廊房祀有先贤39名,先儒34名;西廊房祀有先贤39名,先儒33名 。明伦堂壁上署有康熙四十一年颁训饬士子文和祀孔的“程子四箴” 。而崇圣祠则书有“仲尼四端”等圣人语录 。历史记载据《原平县誌》载,从明洪武到万曆年间,经过乡试、会试、殿试,崞县考中进士5名,举人30名,诸贡156名;从清顺治二年到光绪八年,崞县考中进士36名,举人366名,诸贡221名 。这些都与文庙学官的教育效能密不可分 。百年来屡收战争和动乱破坏,又被崞阳粮管所占用多年,建筑残破不堪,但欞星门、戟门、大成殿等主建筑尚存 。2006年,当地政府开始迁出占用单位,并筹资进行维修,但至今修复工程仍未完成 。建筑现状昔日辉煌古城如今残存不全已有近1700年历史的中原边陲重镇——崞阳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记载:“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崞阳(原来的崞县)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倍受重视 。有资料记载,崞县在明朝就修建三重城墙,城内店铺40余家 。文庙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殿、祠、坊、阁、亭、台、楼、榭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场面壮观,气势恢宏,是原平历史上一座极具魅力的儒学圣地,可想而知其昔日的繁华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但现在,崞阳文庙已经失去了往昔的辉煌 。采访人员採访时发现,近8米高的崞阳文庙的大成殿地基为砖石结构,由于自然和人为的毁坏,周边的条石已经脱落,砖面鬆动 。大殿的墙体通白,为土木结构,其中一面墙壁上还镶嵌一块乾隆题词的石碑 。上檐则採用全木碶结构,歇山重檐顶,形式壮丽,礼门亦採取歇山重檐顶,翼角起翘高,有角叶,建筑中没有使用一根铁钉,斗拱花檐层层叠叠 。房顶是全琉璃瓦铺设,翠绿色的瓦面与白色的墙壁相映生辉,越发显出大殿的古朴与庄严 。看上去,大殿的整体还比较完整,但屋顶瓦片、有精美造型图案的滴水檐均有缺失 。大殿的外露木质结构原来涂抹的颜色已斑驳不堪,多数木头已经乾裂,整体颜色昏暗,两个耳房更是破烂不堪 。目前有很多滴雨檐已经摇摇欲坠,在风雨大作时,经常会掉下一块来跌个粉碎 。采访人员现场看到,由于大殿主体都是木结构,一旦有火情,大殿命运可想而知 。古庙前院养鸡后院晒粮采访人员到达崞阳镇文庙採访时已是3月21日下午两点,古庙两边的大铁门随意地敞开着,院门口的一间平房旁一个女人正在忙碌地洗着衣服,而院内挂有“文物管理所”牌子的房间中,却灰尘满屋、空无一人 。这名姓刘的女子说,文管所的负责人不在 。刘告诉采访人员:“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来这里了,我只是在这里租房养鸡的,顺便照看一下文庙 。现在的文庙已经毁得不成样子了,以前这里是镇上的粮管所,去年曾有市里的领导来过,说是要让我搬出去,然后再修复这里,可是因为没钱,所以又耽搁下来了 。”简单了解了情况后,这名姓刘的中年妇女带着采访人员参观了一下 。顺着大门可以看见礼门、照壁、欞星门和泮池,在欞星门和泮池中间的空地上堆放着几块早已经断裂风化看不清字迹的石碑,上面满是垃圾和鸡屎 。抬眼看去虽然这些古建筑已经墙皮剥落,岌岌可危,但仍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 。旁边的几间老房子里散发着臭烘烘的味道,不时还传来几声鸡叫 。刘姓女子说,那是解放后修的,现在她租下来用作养鸡场了 。过了泮池来就到了前殿,前殿的房门大开,屋里满是灰尘和随意堆放的麵粉,在前殿的正中,摆放着一台机器 。在大殿右侧的空地上堆放着许多大块古砖,而背后的空地上则摊晒着粮食,几个村民正在旁边聊天,一辆轿车停在空地当中 。刘姓女子告诉采访人员,那些大砖石原是城墙上的,后来人们给拆了,所以馆长只好想办法收集了一些,全堆放在这里了,而后院那些晒粮食的,是粮管所的人,旁边就是他们以前建的仓库 。采访人员问:“听说原平市政府要在2006年12月底让粮管所搬出去吗?怎幺现在还没有搬?”刘说:“他们在这里租房都是签有契约的,现在契约期限还没到,怎幺会搬出去?”城墙上挖砖种地 城墙边挖土盖房采访人员又来到崞阳镇东侧城墙遗址上,看到有很多城墙已经被毁坏,断断续续的古城墙残缺不全地延伸着 。有一处城墙上甚至还有种植庄稼的痕迹 。采访人员看到,在一段大约20米长的城墙遗址上,有明显耕种的痕迹 。一位姓亢的老人说:“很早就有人来这里挖城砖回去盖房子用,后来城砖没有了,可还有人开着农用三轮车到城墙边取土,现在取土的少了,却出现了种地遭侵蚀破坏的迹象 。他还告诉采访人员,原来崞阳的城墙是有三重的,后来都被破坏掉了,现在连最里面的城墙也都不全了,只有南门那地方还可以看见垒着城砖的门墙,其他的早已经看不清了 。在离文庙不远处的城墙遗址上,靠古城墙的几家农户的房子就建在古城墙遗址的保护範围内,有的农户还在城墙下部掏挖出一个类似储菜窖的建筑,并垒起了砖墙 。采访人员走进去发现,内部空间不仅很大,还堆放着一些杂物等 。“祖宗留下来的不能就这幺毁了,要给后人留下呀!”这位姓亢的老人忧心如焚地说 。原平市民呼吁抢救崞阳文庙在原平,不少市民发出了与来信中学生一样的声音:“崞阳文庙是原平的骄傲,是山西的骄傲,希望政府部门赶快行动起来,救救崞阳文庙……”采访人员在原平市旅游局採访时了解到,原平市旅游促进会的邢玉玺在2006年11月20日发表了一篇《崞阳文庙何时能修复?》的文章 。邢玉玺在文章中对崞阳文庙的现状表示堪忧:“……按说,崞阳文庙从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在晋北来说是仅次于代县文庙的第二大庙,为什幺代县文庙能保存得那幺完整,能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旅游参观,我们的文庙就毁坏得那幺严重呢?当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之成为一处被遗忘的历史文物 。”邢玉玺说:“崞阳整个文庙,原来被原平市粮食系统作为仓库占用,现虽已全部搬迁,但是所留下的房舍却被一些村民占用 。加上庙院内足有尺余高的杂草,一些古存建筑物横躺坚卧在草丛之中,实为可惜……” 部门说法保护不力导致文庙严重损坏在原平市博物馆,采访人员见到了该馆负责人王海波 。王海波说:“造成原平崞阳古城文庙严重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保护不力,文庙年久失修 。”王海波说:“县誌记载,清代的时候文庙占地2万多平米,其墙体建筑风格多以土木结构为主,顶部多为全木碶结构,这种建筑规模在原平市,乃至整个山西来说也是最大的古文庙群 。古文庙群在上世纪80年就被确定是县文物保护单位,后经原平市博物馆多次申请,2004年文庙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由于种种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资金问题,没有将这些古文物保护好,致使遭到毁坏 。现在的文庙屋朽瓦碎,垣断墙残,碑石散乱,杂草丛生 。”王海波说,崞阳镇古文物毁坏的原因主要分为自然破坏和人为两种 。由于年代的久远,部分文物会自然风化和腐朽,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更多的是人为保护不力而致使破坏,人为破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文物大多位于乡村,而且比较分散,离住户远,文物部门管理起来难度大,从而导致文物的破坏 。另一方面是许多当地居民文物保护意识差,甚至不知道哪些是文物,不知道它们的价值有多大,所以就盲目地破坏 。面临问题要彻底修复至少需要300多万元对于崞阳镇古文物保护和修复问题,王海波说:“现在主要是缺乏资金,崞阳镇是个古镇,有许多的古建筑文物,现在最主要的应是先将文庙给保护起来并修复 。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比如说崞阳镇的粮管所,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在文庙了,后来又在那里修建了粮仓,后又将仓库出租,虽然去年市里要粮管所搬迁出来,但是那些出租出去的仓库有签订的契约,契约不到期,博物馆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想办法看护起文庙的大殿来 。”“就算现在要修文庙,博物馆也没有那幺多资金,我们已经向上面打了申请抢修性资金(完全修复需要300多万,抢修性修复需要几十万)的报告,希望能先抢救性地修复一下文庙,同时也打报告希望省里能拨些钱,原平市再拿出一部分,我们再想办法召集个人看看能不能集资一部分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崞阳镇的古建筑文物,也只有先把文物价值最大的文庙保护好,才能进一步去保护崞阳镇的其他古建筑文物 。”王海波说 。採访快要结束时,王海波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文庙已经损坏非常厉害了,好几处已经岌岌可危,再不去修复,要是一下大雨,颳起大风,那些损坏严重的地方可就要坍塌了,修复起来也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