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类中成药

解表类中成药【解表类中成药】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统称为解表类中成药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外邪侵袭人体,每先从肌表而入,当“邪”在肌表的时候,便会产生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表现,此时邪气轻浅,应及时使用解表药,以解表散邪,使邪从外解,以防传变,力求早期治癒 。解表中成药除适用于表证外,凡麻疹初起,痈肿疮疡初起,风湿在表等邪在卫表者,均可选用 。由于外感邪气有寒热之异,人体有虚实之别,药性又有温凉之分,或原有其它病症又复感外邪等等 。
基本介绍药品名称:解表类中成药
主要适用症:感冒
用法用量:每次10~20g,每日2~3次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辛温类辛温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解除表寒证的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溲清,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代表中成药有川芎茶调散(丸)等 。辛凉类辛凉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辛凉解表、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解除表热症的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头身痛,有汗,鼻塞,口渴,咽喉肿痛,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代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等 。双解表类表里双解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表里同治、内外分消的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表里俱实的感冒,症见壮热,憎寒,口渴,烦躁,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代表中成药有防风通圣丸等 。扶正解表扶正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补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作用 。适用于正气不足,感受外邪的感冒,其特点是感冒反覆发作,引起感谢不同,表现各异 。代表中成药有参苏丸等 。套用解表类中成药需要注意:首先辩证要準确,并注意兼夹之邪;其次注意发汗程度,应掌握遍身微汗为宜,不彻则表邪难解,太过则易耗伤气筋,严重者可导致亡阴亡羊之变;再次表邪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热病后期津液亏损、大失血患者均不宜使用此类中成药 。另外,服药期间应该注意避风、休息、多饮水,不宜使用肥甘厚味之品以免恋邪 。表实沖剂【组成】麻黄、紫苏叶、葛根、防风、白芷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用于感冒病风寒表实证候,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注意事项】汗出勿令太过,忌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沖剂:每袋10g 。表虚沖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等 。【功能】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主治】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候,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乾呕,苔薄白,脉浮缓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服后多饮热开水或稀粥,覆被保暖,取微汗,不可发大汗,慎防重感 。【剂型及规格】沖剂:每袋重10g 。小青龙【组成】麻黄、桂枝、白芍、乾姜、细辛等 。【功能】解表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注意事项】本药辛温偏燥,对壮热燥咳、咯血,肺痈,有热证表现者不宜使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合剂一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热开水沖服,用时摇匀 。沖剂,每次1袋,每日2~3次 。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合剂:瓶装,每瓶100ml 。沖剂:每袋13g 。口服液:每支10ml 。九味羌活【组成】羌活、防风、苍朮、细辛、川芎等 。【功能】解表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乾,肢体酸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每次6~9g,每日1~2次,空腹服 。【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1g,每袋18g 。沖剂:每袋5g 。川芎茶调【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等 。【功能】疏风解表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注意事项】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等所致的头痛均不适用 。孕妇慎服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饭后清茶沖服 。【剂型及规格】水丸剂:每20粒重1g 。散剂:每袋重30g 。桑菊片【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苦杏仁等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乾,咽痛 。多用于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初起,病情尚轻之证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不宜服用 。【用法及用量】片剂:每次4~8片,每日服2~3次 。散剂:每次7~5g,日服2~3次 。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瓶12片,每片0.5g 。散剂:每袋15克 。银翘丸【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等 。【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初起,憎寒发热,四肢酸软,头痛咽痛口渴,咳嗽,无汗或有汗不畅,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注意事项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多形性红斑性药疹,药物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忌食腥荤油腻食物 。片剂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导,有过敏者慎用片剂 。本方是辛凉平剂,治在风温初起,若病在营血,则改为清营血之剂治之 。用法用量口服:1~2丸/次,日服2次 。药汁丸剂,6g/次,每日2次,均用温开水送服 。片剂:4片/次,每日2~3次 。沖剂:一次1袋,一日2次,开水沖服 。剂型规格蜜丸:9g/丸 。药汁丸168g/千丸 。片剂:0.92~1.92g/片 。沖剂:每袋装10g,相当于原药材7~15g 。麻杏石甘【组成】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蜜炙)等 。【功能】辛凉宣肺,平喘止咳 。【主治】用于外感身热,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2丸,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9g 。重感灵片【功能】解表清热,消炎止痛 。【主治】用于治疗恶寒,高热,四肢酸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等重症感冒,流行性感冒,四时感冒的各种症状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6片,每日3~4次 。【剂型及规格】糖衣片 。风热感沖剂【组成】板蓝根、连翘、薄荷、桑叶、荆芥穗等 。【功能】清瘟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感冒身热,鼻塞,头痛,咳嗽,多痰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沖服,小儿酌减 。【剂型及规格】沖剂:每袋重15g 。秋燥沖剂【组成】桑叶、北沙参、麦冬、杏仁、贝母等 。【功能】清燥退热,润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病秋燥证候,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乾燥,乾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乾或薄黄少津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厚味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沖剂:每袋10g 。暑热沖剂【功能】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主治】暑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物 。【用法及用量】开水沖服,每次10~20g,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沖剂:每袋1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