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赛加羚羊


蒙古赛加羚羊

文章插图
蒙古赛加羚羊【蒙古赛加羚羊】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生活在中亚广袤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上,它们最显着的特徵是高高隆起的鼻子,人们因此又称它们为高鼻羚羊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蒙古赛加羚羊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偶蹄目
亚目:反刍亚目
科:牛科
种:蒙古赛加羚羊
特性野外赛加羚羊的平均寿命为 4~6岁,成年个体的体长在1~1.5 m之间,肩高0.5~0.8 m 。赛加羚羊只有雄性长角,成年个体角长为22~40 cm 。它们的繁殖能力惊人,通常一胎产两仔,这也是它们能够在气候恶劣多变的半乾旱草场上存活到现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活特徵迁徙是赛加羚羊的特徵行为之一 。在每年的春秋两季,成千上万的赛加羚羊汇集在一起进行迁徙 。春天,它们要向北跋涉1 000 km到达西伯利亚一带的大草原,那是它们夏季的觅食区 。到了秋天,它们又集群返回南方的冬季活动区 。在迁徙的过程中,它们每天都要行进40 km左右 。种群在过去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中,赛加羚羊的数量从上百万头下降到三万多头,下降率超过95% 。该物种有两个亚种 。目前俄罗斯亚种共有四个主要种群,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 。蒙古亚种有两个小种群分布在蒙古国境内 。在我国,赛加羚羊的历史纪录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北部準噶尔盆地和北塔山地一带 。20世纪70年代以后没有了野外的纪录 。因此,赛加羚羊被先后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II以及IUCN 红色名录中极危物种行列 。威胁赛加羚羊的野外种群目前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威胁 。1)偷猎:当地的食用和羚羊角的对外贸易是偷猎的缘由 。羚羊角的高额利润致使雄性个体成为主要猎杀目标 。选择性的捕猎导致赛加羚羊的雄雌性比达到了1:30~106,导致了雌性个体间竞争的加剧,对种群的遗传状况也会产生严重影响 。2)日趋严重的乾旱:由于中亚地区半乾旱草原的气候状况不断变化,乾旱日益严重,草地植被状况下降,这对于当年出生的赛加羚羊尤为不利 。3)人类活动的增加:赛加羚羊所在地区陆续开始修建灌溉渠、人工运河、蓄水池和公路,这些基础设施成了赛加羚羊迁徙途中的屏障,大量的小羚羊在穿越这些屏障的时候不幸夭折 。4)疾病:赛加羚羊活动区内,家畜数量的增加可能会给极易感染的赛加羚羊种群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据报导,人们曾一次发现多达50 000头赛加羚羊死于口蹄疫 。价值中国是赛加羚羊角的主要消费国 。从2000~2004年间,见报导的羚羊角走私案例共收集到15宗,涉及青海西宁、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呼和浩特、吉林满洲海关和山西省一个地区 。五年的总没收量超过4,955.83 kg,相当于至少14,867头赛加羚羊(1 kg = 3对羚羊角,即三头雄性赛加羚羊) 。羚羊角和麝香、鹿茸以及犀牛角一起被列为中医药四大着名动物药,对它的药用介绍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 。在中成药中,有羚羊角成份组成的药品不少于30种,以解毒、治疗感冒、清肺为主 。中药配方多用羚羊角片或丝,或用羚羊角粉 。然而现在,羚羊角的消耗成为赛加羚羊致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保护与繁殖为了能够恢复国内的种群,国家林业局在1987年启动赛加羚羊重引入和人工繁育的项目 。至今,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仍保留着在那时建立起来的一个小群体 。在1987~1992年间,该中心开展了对赛加羚羊的生殖和疾病的研究 。但自1993年以后,国内就没有看到具体的研究报告 。目前,赛加羚羊主要分布区所在的其他国家正在陆续开展研究和保护项目,包括:哈萨克斯坦的赛加羚羊保护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赛加羚羊极濒危地区的社会经济学调查项目、赛加羚羊的繁殖生态学研究项目等 。贸易WCS从2001年开始启动对赛加羚羊的研究项目,并在其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进行市场调查和公众宣传工作 。我们还和其他国家研究部门一起定期製作和分发“赛加新闻”,建立国内和国家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接下来,我们计画对赛加羚羊角在国内的市场贸易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通过宣传推动中医药界人士参与到赛加羚羊的保护中,并影响公众消费行为;而且我们将更加关注赛加羚羊的重引入工作,希望帮助中国政府重新恢複赛加羚羊在国内的野生种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