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术

照相术【照相术】也称摄影术 。它的任务是将客观图像忠实地记录下来 , 从而可以使人在异时异地对这一事件取得準确的犹如目睹的信息 。有人认为法国人J.N.涅普斯在1826年首先成功地照了相 , 但又有人认为另一法国人L.J.M.达盖尔在1839年的成就才是照相术的发明年代 , 因为他的卤化银方法是以后发展的基础 。
基本介绍中文名:照相术
任务:将客观图像忠实地记录下来
时间:1826年
类型:摄影
概述同年英国人J.赫歇耳推荐了后来为多数国家採用的外文词 , 它是由希腊文的"光"和“书画”组成的 。词意贴切 , 但可稍加注解:一是光的含义已不复限于可见的电磁波;二是这种书画是一次完成的 , 不像人工书画之有勾划的先后 。照相术包括光学成像装置 , 感光材料以及显像过程 。来自物体的光投影到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 , 然后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变成可见的影像 。这里介绍光学成像和照相术在它发展中所形成的若干分支 。有关显影和定影过程见照相材料 。光学成像装置虽然光学成像的观察可以追溯到远古 , 但一般认为针孔成像可作为照相术的先驱 。这种记录在中国至迟见于11世纪沈括的《梦溪笔谈》中 , 而14世纪的赵友钦则正确地解释了成像的过程 。在欧洲 , 15、16世纪出现了以透镜代替针孔的暗室 , 而对成像的解释却到17世纪J.克卜勒才完成 。这种成像装置仅供人们观察或描绘外物之用 , 是一间房间;其后向小型化、自动化方面发展而成为现代的照相机 。实际上外文的照相机一词就是从暗室演变而来的 。另外 , 配合各种专业要求 , 还发展成种种专用照相机 , 如天文、航空、製版、显微等 , 那些照相机的形式可能与日常的照相机很不相同 。物镜它是照相机的主要部件 , 执行光学成像的任务 。由于针孔太小 , 进入的光太微弱 , 于是人们利用透镜以增加通光量 。先是用单透镜或当时习见于望远镜中的两片胶合透镜的形式 。后者可以校正色差 , 但两者的视场和孔径皆小 , 只能拍摄静止的风景 , 故称风景物镜 。可是人们希望有较大的孔径以拍摄活动的现象 , 这意味着要突破以近轴区为限的成像範围 。首先成功的是匈牙利科学家J.M.珀兹伐 , 他于1840年设计了以他命名的物镜 , 亦称人像物镜 。可惜的是他的手稿毁于盗案而未能传下来,但他的物镜却保留下来了,而且在它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随即人们发现 , 对于光阑对称安置的两组相同的透镜──对称物镜──可以消除畸变等垂轴像差 , 而且由于19世纪后期光学玻璃的发展 , 每一组透镜又可对像差其他方面取得较好的控制 , 因而这种对称物镜的变种很多 , 在扩大视场(称广角物镜)的同时也可有较大的孔径 。另外一种设计路线是三合透镜 , 它的中间是一片负透镜 , 两旁是两片正透镜 。后来每片也可用多片组成 , 因而在较广的视场下可获得很大的相对孔径(很小的f数),这种透镜在现代的电影机和小型照相机中广为採用 。有时要求物镜的焦距长些 , 以资对远物摄取较大的像 。但是为了不致使照相机身太长 , 常见的远摄物镜就在正透镜后面放置负透镜 , 于是本来行将会聚的光仍得慢慢地会聚而使焦点推到较远处 , 但透镜至焦面的距离并不太长 。照相物镜按其焦距与照片尺寸之间的关係分为正常(或者标準)、广角和远摄三类 。焦距约等于照片的对角线者为正常 , 例如常用的小照相机 , 焦距50毫米 , 照片为24×36毫米 , 属于此类 。焦距比之正常者为短 , 属于广角;而反之则属远摄物镜 。较新有(可)变焦距物镜 , 兼备诸种性质 。它的複杂的透镜组中有些透镜可以相对于其他透镜移动,使整个透镜组的焦距连续改变,但物与像的位置不受影响而固定不变 。这样 , 在电影中就可以方便地得到从远景到特写的连续画面 。变焦距物镜所能达到的最长与最短焦距之比称为变焦比 , 一般取为3或4 , 近来有比这数字高好几倍的 。照相物镜一般由透镜组成 , 特殊情况也用反射镜或两者的组合〔称反(射)折射或双射光组〕 , 例如要求长焦距大孔径的天文照相 , 其中以由一非球面板和一反射镜组成的施密特光组最着名 , 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