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


犍陀罗

文章插图
犍陀罗【犍陀罗】犍陀罗国,是公元前6世纪已经存在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为列国时代十六大国之一,其国名为梵文??????(拉丁文转音:Gandhara、Gandhāra、Gandha-vati等)的音译,其他音译还有:乾陀罗(简体字:乾陀罗)、犍陀卫国(《佛国记》)、健驮逻国(《大唐西域记》)、健驼逻、健陀罗、乾陀卫、乾陀等;意译为香行、香遍、香风国等 。犍陀罗国的核心区域包括今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其地处兴都库什山脉,人口多居于喀布尔河、斯瓦特河、印度河等河流冲击形成的山谷地区 。这里不仅是印度大陆文明发源地之一,而且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连线点上,也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作用 。
基本介绍中文名:犍陀罗
外文名:Gandhara, Gandhāra, Gandha-vati
别称:健驼逻、乾陀卫
地址: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东北部
历史沿革犍陀罗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有很大不同,核心区——都城也不相同,现结合该国简史分述如下:都城是怛叉始罗(梵文天城体:????????;拉丁转音:Tak?a?ilā;巴利文:Takkasilā;英文:Taksla)城,为印度半岛当时八大商业城市之一,现今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塔克西拉市(Taxila,乌尔都语、旁遮普语:??????;),海拔高度549米,地理坐标:北纬33.4445度;东经72.4715度 。该城,音译又作:狄始罗,《佛国记》记为竺剎尸罗国,《大唐西域记》卷三记为呾叉始罗国,二者均可理解为城邦国家 。《大唐西域记》记述“国大都城周十余里”,“王族绝嗣,往者役属迦毕试国,近又附庸迦湿弥罗国 。”1980年,塔克西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
犍陀罗

文章插图
公元前5世纪,塔克西拉古城所在地区成为兴起于亚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4世纪,来自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灭亡波斯、征服中亚之后,来到犍陀罗地区,此时的都城为布色羯逻伐底,略称弗迦罗城,为梵文Puskaravati的音译,希腊文称 Peukalaotis,巴利语:Pukkusāti,现今巴基斯坦国开伯尔-普什图省恰尔萨达市(Charsadda,GOOGLE地图上所标中文为贾尔瑟达,地理坐标:北纬34.1453度;东经71.7308度,恰尔萨达也为县名) 。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布色羯逻伐底城,周十四五里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将塔克西拉城归至摩揭陀国的版图 。后阿育王信仰佛教,塔克西拉逐渐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艺术中心,法显、玄奘等中土高僧都曾到此朝拜,他们所记录的法益太子(音译拘浪孥、拘那罗、鸠那罗等)塔遗蹟当代犹存,该城周边还有诸多佛教遗蹟 。公元1世纪,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渐次扩张版图 。到迦腻色迦王一世(英文:Kanishka I,梵文天城体:??????(拉丁文转音Kani?ka),大夏语:Κανη?κι,在位期公元127年-151年)即位后,定都布路沙布逻城(Purusapura),即今巴基斯坦国开伯尔-普什图省省会——白沙瓦市 。法显《佛国记》作弗楼沙国,《魏书》作弗楼沙城,均为梵文的不同音译,意译则为丈夫土、丈夫城,《续高僧传》卷二作丈夫宫 。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布路沙布逻城周四十余里 。此时期,犍陀罗国国势强盛,其领土北到花剌子模(中亚),南至温德亚山,大致包含今阿富汗国全境、巴基斯坦国全境、克什米尔全境、我国新疆的喀什噶尔、和田、莎车等地,以及印度瓦拉纳西市以西的广大区域 。迦腻色迦王在位期间皈依了佛教,在各地修建了大量佛教建筑,为犍陀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床,并襄赞了佛教第四次结集 。贵霜王朝时期,由于疆域太大,为了统治的需要,犍陀罗国王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住在不同的城市,公元2世纪兴建夏都——迦毕试城(梵文:?????,转音:Kāpi?a、Kapici、Kapisaya等,汉语音译还作:迦臂施、迦毗尸、迦卑试、迦比沙、劫比舍也等),今为阿富汗国喀布尔国际机场所在地,存有贝格拉姆(Begram)古城遗址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公元7世纪时,都城周十余里,出产善马、郁金香等 。贵霜王朝时期,以华氏城为都城的摩揭陀国依然还有抵抗力,为巩固对印度半岛中部的控制,犍陀罗国王在亚穆纳河流域修建了第3个国都(音译为摩头罗(法显)、秣菟罗(玄奘)、摩偷罗等),今为印度国北方邦马图拉市(Mathura,印地语:?????,梵文:mathurā),地理坐标:北纬27.2700度;东经77.4312度,从而完全掌控了公元2世纪的世界香料贸易 。马图拉很快发展成为与犍陀罗齐名的佛像製作中心,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公元5-7世纪,比较法显与玄奘的记述,该城变化不大,十分繁盛,《大唐西域记》卷四描述更为详尽,都城周二十余里,出产黄金、细布和芒果等,佛寺20余所,僧徒2千余人 。公元1018年,马茂德(Mahmud)率领的穆斯林军队,掠夺这座城市长达20天,毁灭了城里所有印度教、佛教庙宇和典籍 。公元5世纪,印度半岛进入以华氏城为都城的笈多王朝黄金时代,健陀罗国势力式微 。根据法显法师的记录,此时健陀罗国疆域已经龟缩到斯瓦特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的狭小範围内,以今巴基斯坦国开伯尔-普什图省恰尔萨达县为核心区域 。公元7世纪,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半岛时,犍陀罗国已经市井空荒,人烟稀少,王族绝嗣,成为迦毕试国的属地 。文字犍陀罗地区,在公元前4世纪-3世纪创製了佉卢文(Kharo??hī,意为“驴唇”),佉卢文可证实的最早使用记录为公元前251年的阿育王碑刻《法敕刻文》 。佉卢文这是一种来源于波斯的阿拉美文,属于拼音文字,其书写的格式是从右向左,上下转行 。佉卢文早于婆罗米文(梵文属于其一支)在印度大陆使用,因此有学者认为,最早期的佛经书写文本,可能来自佉卢文 。贵霜王朝时期,佉卢文在其统治疆域得到普遍使用和发展,并传入新疆南部,成为古代于阗、鄯善国的通用文字 。随着贵霜、于阗、鄯善国的衰落,佉卢文在公元7世纪停止使用 。佉卢文在印度半岛早已失传 。在阿富汗国,发现了公元1世纪,书写在桦树皮上的佉卢文佛教经文 。在中国新疆,则发现了书写于钱币、木牍、木简、丝绸、羊皮、石头上的各种佉卢文实物,总计一千多件,同时于阗国、鄯善国的佉卢文的书写也自成体系 。经过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佉卢文已成为可以译读的古代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