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昫

刘昫【刘昫】刘昫 (xù)(887-946年),字耀远,五代时期政治家,涿州归义(今河北容城)人 。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 。明宗即位时,加兵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 。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唐书》(南宋之后称为《旧唐书》) 。
后晋高祖时,以为东都留守,判盐铁 。开运中,超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三司 。契丹人入侵京师时,刘昫因为目疾改任太保 。是年去世,享年60岁 。
基本介绍本名:刘昫
别称:刘耀远
所处时代:五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涿州
出生时间:887年
去世时间:946年
主要作品:《旧唐书》(监修)
主要成就:政治家、史学家
官职:司空、同平章事
封爵:谯国公
生平简介

刘昫

文章插图
刘昫家乡:涿州刘昫风度仪容优美,和他的哥哥刘暄、弟弟刘皞,都以好学闻名于燕、蓟一带 。后来,刘昫的哥哥刘暄被仇家杀死,刘昫于是避难到沧州 。唐庄宗即位,拜任刘昫为太常博士,任命为翰林学士 。唐明宗时,多次升迁至兵部侍郎任职 。唐明宗素来看重刘昫而喜爱他的风韵,升任端明殿学士 。长兴三年,拜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以获得这些为荣耀 。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 。明宗素重昫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 。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昫诣中兴殿门谢,是日大祠不坐,句入谢端明殿 。昫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当时以此为荣 。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初,废帝入,问三司使王玫:“帑廪之数几何?”玫言:“其数百万 。”及责以赏军而无十一,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 。昫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 。往时吏幸积年之负盖而不发,因以把持州县求贿赂,及昫一切蠲除,民间欢然以为德,而三司吏皆沮怨 。先是,冯道与昫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 。愚素恶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昫曰:“此公亲家翁所为也!”昫性少容恕,而愚特刚介,遂相诋诟 。相府史吏恶此两人刚直,因共扬言,其事闻,废帝并罢之,以昫为右僕射 。是时,三司诸吏提印聚立月华门外,闻宣麻罢昫相,皆欢呼相贺曰:“自此我曹快活矣!”
刘昫

文章插图
昫在相位,不习典故 。初,明宗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 。冯道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 。中书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闻名心惧”之语,昫辄易曰“有耻且格” 。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何罪也?”当时闻者皆传以为笑 。及为僕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僕射立中丞御史下,昫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不能知 。是时,冯道罢相为司空 。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次,亦皆不能知,由是不入朝堂,俟台官、两省入而后入,宰相出则随而出 。至昫为僕射,自以由宰相罢,与道同,乃随道出入,有司不能弹正,而议者多窃笑之 。晋高祖时,张从宾反,杀皇子重乂于洛阳,乃以昫为东都留守,判盐铁 。开运中,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三司 。契丹犯京师,昫以目疾罢为太保,是岁卒,年六十 。署名撰书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 。《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唐朝历代修有实录 。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 。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 。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 。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 。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徵集唐史资料 。后晋时,贾纬以所蒐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