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墓


毕昇墓

文章插图
毕昇墓【毕昇墓】毕昇墓,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 。根据毕升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及碑文内容考证,确认此碑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所立 。墓主即是我国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墓,毕文忠墓碑及其墓 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该地即是毕氏家族的故里和墓地所在 。
基本介绍中文名:毕昇墓
外文名:Bi Sheng's tomb
地点: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
人物生平1990年7月的一天,湖北省英山县草盘镇信访干事黄尚文路过该镇五桂村,在睡狮山东边一田缺中,见一块圆石头横于田缺外的水洼中,偶然发现石板上有“神主”二字,感到惊奇,仔细辨认又看出“毕升”二字,当即用泥块堵住田缺,再用水洗去石板上的污泥,模模糊糊地看出中间两行阳刻大字,观周边花纹,断定此乃墓碑 。
毕昇墓

文章插图
在国际上韩国一直认为是他们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中国毕升的发明表示怀疑,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获得承认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虽然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有关他的历史记载,仅见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且十分简略 。原文为:“庆曆(1041~1048)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等274字 。据此,仅知毕升为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平民,关于毕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年月等到均无记述,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这就使对这位世界性的科学技术伟人的研究,留下了许多悬案 。千百年来,对毕升籍贯众说纷纭,大致有三说:汝南说 。因明人强晟《汝南诗话》记传,毕升所造活字在汝南出土,遂有汝南说 。此说并不可信 。益州说 。清人李慈铭在元人王士祯《居易录》上批注,谓毕升为“益州(成都)人”,但未提供任何证据 。可惜作为揣测,学术界无法承认 。杭州说 。为今人胡道静、张秀民先生所创 。胡先生怀疑毕升“乃杭州一雕板良工” 。张先生则怀疑毕升与沈括有亲戚关係,因而推测“沈括是杭州人,毕升可能也是杭州一带人” 。是否真的可信,似乎也还不能作为定论 。湖北省英山县发毕升墓碑后,又有蕲州说 。因毕升墓地在宋代属淮南路蕲州蕲水直河乡範围 。此说主要有毕升及其子孙墓碑实证 。代表人物为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栋、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孙启康研究员等。他们先后多次到英山对毕升墓碑进行实地考证,发现墓碑高113厘米,宽65—70厘米,中间阳刻两行大字:“故先考毕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两边阴刻有“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 。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年二月初七日等字样 。因碑发现时,碑石风化剥落,一时未能将年款之皇朝年号判明 。经专家半年精心摩拓,仔细辨识,此碑年款可读出“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等8字,而两宋皇帝纪元年号中带“皇”字的,唯北宋仁宗赵祯于庆曆九年之后改元为“皇祐”(1049—1053) 。由此可以断定,即公元1052年 。这个时间是毕升创造活字版的庆曆年间(101—1048)之后数年,且与《梦溪笔谈》记载“布衣毕升”所处时间相符 。根据老人死后在家停枢数月入葬的丧葬习俗,判定毕升辞世时间当在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 。考古专家还研究发现,毕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 。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宋元以来李氏宗族亦世居于此,说明毕升的籍贯应是淮南路蕲州(今湖北英山县),其妻李氏妙音也是本乡本土人 。1993年10月16日至20日,英山县组织召开毕升研讨会,邀请湖北文物界、史学界专家教授对毕升墓碑进行鉴定 。杨宝成、孙启康、谭维四、王劲等六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根据毕升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及碑文内容考证,确认此碑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所立 。墓主即是我国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墓,毕文忠墓碑及其墓 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该地即是毕氏家族的故里和墓地所在 。然而,以中国印刷史学权威张秀民、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任眆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对英山发现的毕升墓碑提出质疑:英山的毕升墓碑是宋碑还是元碑?其年款是否为元之“皇庆”?认为英山毕升可能是与布衣毕升是同名同姓者,对英山所处的地理和人文 环境能造就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表示怀疑等 。见仁见智,各执已见,争论不休 。但因此引起了更多专家学者对毕升墓碑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