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楷书作品,并把它评为中国好书法特等奖? 毛笔中国之最

【评委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楷书作品,并把它评为中国好书法特等奖? 毛笔中国之最】#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也许有的书法爱好者可能关注到了 , 在中国好书法大赛上 , 有一副写得并不规范的楷书作品 , 获得了此次特等奖 , 这幅楷书作品写得并不是唐代某人的 , 不完全是欧阳询的 , 不是颜真卿的 , 也不是柳公权的 , 其实 , 仔细看 , 人家写的是北魏的魏碑作品 , 再仔细观看 , 它的风格与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的还是有点像 。这幅楷书作品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大奖?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它有哪些优势 。
这次书法大赛的名称是卢中南题写的“中国好书法” , 每年举办一次 , 奖项分了五个:特等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入展奖 。总的来说 , 凡是参加这个书法大赛的人 , 入展比例还是挺高的 。我想这个大赛并不是全国那个大赛 , 但它的举办对书法爱好者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 可以在大比例中胜出 , 更可以激发大家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 因此 , 举办这样的书法大赛 , 它的宗旨是为了让大家写好字 , 是应当赞同的 。
这次书法大赛有五个特等奖 , 而这五个特等奖中 , 楷书占了3幅 , 行草书占了2幅 , 可见它们的宗旨还是很清晰的 。上面我们看到的这个楷书作品 , 是以魏碑形式出现的 , 有的人觉得 , 魏碑写不好 , 容易写成丑书 , 而这幅作品是不是丑书 , 可能到了边沿之上了 。有些字写得也有点夸张了 , 如果再夸张一下 , 就会变成丑书了 。而我觉得 , 这幅楷书作品虽然并非是丑书 , 但也有邯郸学步之嫌 ,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风格 , 因为它是特等奖 。
此作从整体上看 , 它融合了魏碑与欧体的小楷书法风格 , 看上去并不完全是魏碑 , 也不完全是唐人小楷 , 把它们二者能融合在一起 , 也的确可以看出作者的才情和功力 。它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用笔上的二者通融 。本来魏碑有魏碑的写法 , 它的切笔很多 , 但这幅作品中 , 既有魏碑的用笔 , 也有唐人的用笔 , 并且实现了通融 。
二是墨色上的轻重变化 , 这一点如果熟悉孙伯翔书法风格的人 , 一看就知道 , 他们是相通或借鉴的 , 让笔墨发生轻重与虚实上的变化 。
三是字形上的丰富性 。有人觉得 , 这幅字写得有点生硬了 , 这是一个总体看法 , 但试想一下 , 如果把魏碑和欧体小楷融合在一起写 , 生硬感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这幅作品中的字形变化还是较为丰富的 , 有魏碑、有晋人、也有欧体小楷 , 最后组成了自己风格的楷书作品 。并且在诸多变化上也有丰富性 , 如:字的大小、疏密、轻重、正侧等 , 都让作品有了趣味性 , 通过这些笔画的长短、粗细 , 打破了魏碑的呆滞 , 增强了作品的灵动感 。
四是风格上在平静中找险峻 , 在险峻中求平稳 。对于楷书书法来说 , 当代书法的认知就是最忌讳过于平淡 , 而是要在平淡中寻求奇变 。这幅作品就是在平静中追求险峻 , 在奇变中让其复归平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这幅作品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此 。可以看到 , 其中的“风”、“急”等字 , 就是制造险峻感的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