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形式集体演唱 合唱


声乐演唱形式集体演唱 合唱

文章插图
合唱(声乐演唱形式集体演唱)【声乐演唱形式集体演唱 合唱】合唱(hé chàng)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 。多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合唱
外文名:chorus
拼音:hé chàng
含义: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
释义(1).音乐用语 。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 。分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 。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 。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七:“在继续而来的歌咏上,他们合唱的声音是那样雄壮而宏大 。”(2).音乐用语 。指单声部的齐唱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只在唱和曲时,才大家合唱 。”李一氓《<阿英文集>序》:“独唱,二重唱,四重唱,合唱,场上一片寂静,只是听.”
声乐演唱形式集体演唱 合唱

文章插图
(3).有时可以专指流行歌曲的两人(男男或女女或男女)对唱,一般多指或者是特指港台流行歌曲的男女对唱.国内发展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 。黄自先生于1933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 。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他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合唱也十分活跃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久芳、王强、张英民等创作的《幸福河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60年代初期问世的《长征组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瞿希贤等作曲家们改编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阿拉木汗》、《乌苏里船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等,都成为我国合唱经典之品,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还有大量创作合唱歌曲和套曲 。
声乐演唱形式集体演唱 合唱

文章插图
黄河大合唱资料图大学校园从来就是合唱的摇篮,历史上的革命学生运动几乎都伴随着歌咏活动 。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合唱更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形式 。中国地区与外国不同,有些是民间固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偶然性的多声部组合音乐,大部分都是合唱音乐雏形,有支声复调,与音乐的汪洋大海比起来,还显得不够丰富 。但作为研究很有价值 。中国合唱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是第一期 。第二期是学堂乐歌时期 。沈心工、李叔同的《春游》、《送别》、赵元任的《海韵》(1927年,中国专业合唱作品第一部)、第三期,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抗战时期聂耳、冼星海(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西方专业技法)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 。也还有学院派的一些合唱歌曲 。第四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50―60年代是辉煌期,50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年代的《长征组歌》;70年代有政治合唱 。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