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该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 。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河南省卫生厅通报称,截至2011年5月24日,河南省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徵(蜱虫病)病例70例,死亡4例 。
基本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的,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
文章插图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无形体病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 。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噁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1994年,美国得州大学Chen等首次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J Clin Microbiol 1994, 32: 589) 。后来研究发现,HGA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其症状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卫生部网站公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提醒广大医师关注这一併不常见的传染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部分地区及欧洲大多数国家中,有蜱类存在的地区,往往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比较高 。此外,有些哺乳动物也可能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例如美国发现的白足鼠、白尾鹿,欧洲的红鹿、牛、山羊等 。卫生部《指南》中提到,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细菌,可与中性粒细胞和粒细胞表面的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糖基化摺叠蛋白结合,从而侵染粒细胞(图2),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
文章插图
电镜下的无形体包涵体研究发现卫生部《指南》提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是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后来的系统发育学研究发现,应该将其单独列为无形体科、无形体属中的一新种,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1990年,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名患者在被蜱螫伤后2周发生热病死亡 。在感染后期,医师观察到该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有小簇细菌 。研究者开始时推测这是患者免疫细胞对革兰阳性球菌吞噬作用的结果 。血涂片检查发现,该患者的症状与人埃立克体病相似——外周血单核细胞周围有细菌聚集 。但是血液培养和查菲埃立克体(E. chaffeensis)特异性血清学和免疫组化检测都找不到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的病原体 。随后的2年中,有13例相似病例在美国被陆续发现 。直至1994年,经过DNA测序等分子水平鉴定,发现该病的病原体与查菲埃立克体不同 。该病开始时被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HGE),因为其致病原在形态学和血清学检测提示该病原与马埃立克体和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相似 。随后,研究者提出,对立克次体科和无形体科家族做重新分类,废除了立克次体科,将埃立克体科的部分分支归作无形体科旗下,部分归作埃立克体属、无形体属和新立克次体属旗下 。埃立克体属和无形体属包含了所有感染外周血细胞的蜱传播疾病病原 。流行病学据卫生部《指南》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还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血液等体液传播,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证实 。因此,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为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疫源地居民、劳动者和旅游者等 。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密切接触、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陪护者也有可能被感染 。美国2005年的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2001-2002年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年发病率为1.4例/百万人,60~6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 。我国安徽省也于2006年发现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从发病率高峰月份情况看,夏季蜱活动频繁的月份(5月~10月),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病率较高 。卫生部门分离出蜱虫所携新型病毒,感染该病毒临床症状与无形体病相似 。2010年9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有专家称,“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动物宿主持续感染是病原体维持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 。国外报导,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包括白足鼠等野鼠类以及其他动物 。在欧洲,红鹿、牛、山羊均可持续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国外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硬蜱属的某些种(如肩突硬蜱、篦子硬蜱等) 。中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 。中国的储存宿主、媒介种类及其分布尚需做进一步调查 。传播途径(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2)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经伤口感染该病的报导 。
- 奇异三人恋
- 独立音乐人 金子晴
- 沟通的艺术:卡耐基人际交往的成功智慧
- 刘躲平亲身经历故事一:徽杭古道之杀人游戏
- 赤裸敌人
- 文慧如演唱歌曲 大人的科学
- 电视剧《古剑奇谭》人物 芙蕖
- 皋兰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100人体奥秘-奇趣探索少儿百科
- 李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