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民国藏书楼

宁波民国藏书楼【宁波民国藏书楼】宁波民国藏书楼藏书达成16万卷之巨,庋藏于约国,建国后,其家人将遗藏40000多册图书捐献给国家,受文化部褒奖 。现一部分存于北京图书馆,一部分归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宁波民国藏书楼
类别:图书馆古籍部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北京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古籍部
馆藏精品:《四明丛书》,《普陀山志》、《赵大愍公全集》等
历史发展张寿镛“约国” 张寿镛(1876-1945),鄞县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 。民国十九年(1903)办光华大学,久居上海 。自幼好书,初收多为文集,尔后于上海收得陶氏“涉园”、歙县宋氏“一览楼”等故家藏书及抄本,积五十年之功,得珍本,善于本4860部,普通本11000多部,总藏书达成16万卷之巨,庋藏于约国 。建国后,其家人将遗藏40000多册图书捐献给国家,受文化部褒奖 。现一部分存于北京图书馆,一部分归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 。此外,其家人还将张寿镛自编刊的遗作《四明丛书》共七集,凡事156种,1082卷,以及其子星联、芝联续编成的第八集,计18种,102卷,连同全部雕板捐赠浙江图书馆 。(《鄞县通志》) 秦润卿“抹云楼” 秦润卿,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殁于1966年 。慈谿县孝中镇(今宁波市江北区北城镇)人,旅沪金融界知名人士 。1930年,冯氏子孙败落,出售醉经阁藏书,秦润卿闻讯派专人收集庋藏,恰逢其为奉养老母而建造的抹云楼落成时,其老母去世,遂将所收集的冯氏醉经楼图书藏于抹云楼,并继续徵集珍本,抄集名贵版本 。所藏有浙江省各县方誌、《普陀山志》、《赵大愍公全集》(即《赵文华全集》手抄本)等 。抗战期间,藏书全部转移乡间隐藏 。抗战胜利后归楼 。总藏书42226册(件),其中线装古籍32996册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元旦起公开阅览,楼下为近代图书和报刊阅览室,楼上为古籍书库 。1952年,秦润卿把全部藏书和抹云楼财产捐献给浙江省人民政府 。同年年底,全部藏书和财产由慈谿县文化假定接收 。1954年,慈谿、余姚两县划界,抹云楼藏书和财产由慈谿县文化馆移交给余姚县文化馆,余姚县文化馆于同日全部移交由城关文化站点收保管 。尔后的变迁,抹云楼房子为供销社使用,部分图书为省图书馆收藏,余存图书移藏于慈城中学,至1959年,又归宁波市图书馆收藏 。(《慈谿县图书馆志稿》)、余姚市图书馆《关于秦涧卿抹云楼藏书始末调查报告》、口碑访录) 李庆城“萱荫楼” 李庆城,字连璇,李庆坤之胞弟 。幼年丧母,出继为从叔母方氏夫人后,家居宁波市毛衙巷 。李氏与蔡氏(鸿鑒)为姻亲 。两家联营钱业 。民国十八(1929)受一次世界大战后之影响,国际金融风潮激起波及,钱业倒闭,蔡氏濒于破产,不得已把墨海楼藏书全部作价银元四万抵与李氏 。方夫人素娴文学,出资收购后,辟毛衙巷住屋东首明轩楼房三栋为书楼,颜其额为“萱荫楼” 。意盖望以母氏所置起作用籍传之于继子庆城及其后世,永不衰替 。萱荫楼藏书交由塾师蔡和坚(芝卿)兼理 。蔡芝卿乃蔡鸿鑒之从弟,老成博学,经年余辛劳,全部藏书分类编目完成 。其分编特点以板为卷,不记撰人 。共凡十二卷,2879种,30431册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李庆城母子姊弟全家迁炉 。藏书函托李庆坤随效实中学避地鄞西凤岙市 。李庆坤将全部藏书装箱水运至凤岙市,庋藏于一所钱庄的楼房 。历时三年,虽经沦陷,全赖钱庄主妥善保管 。民国31年(1942)李庆城托人迁回宁波萱荫楼,几经风险,幸无损失 。1950年,李庆城愿无偿地将萱荫楼藏书全部捐献给国家 。经浙江图书馆按书目分类检点整理,将其中宋元椠本及大部分抄本和明、清椠珍本运入北京图书馆善本部 。尚有明代历朝帝皇实录明椠本,包括世所仅见的《建文实录》的明抄本及明嘉靖钞本《苏氏〈易传〉》、明刻本《明史概》以及姚燮大梅山馆旧藏的《粢花斋四种曲》等数百种善本,则留藏于浙江图书馆 。而李庆城本人亦经政府安排在浙江图书馆工作,后调到上海图书馆继续工作迄今 。其书目为伏跗室冯贞群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亲手传抄,并就原书目所有舛误以及部分珍本的由来作了很多修正和补充注录,且又附以跋文 。(《鄞县通志》、《宁波文史资料》第四辑李庆坤撰文) 张之铭“古欢室” 张之铭,号伯岸,晚号豚翁,鄞县人 。从小经商,然嗜书如命 。少时在上海与学校诸友建立实学通艺馆,专储藏仪器以待求者 。而当时许多人认为故书雅记,但无益于用,且旧家藏书者其子弟多不成材 。不久,张之铭遂游历日本,在日本东京横滨侨居多年 。他看见日本的藏书情况后慨叹道:“不及百年,中国图籍尽矣!”,他不余其力求购蒐集图籍,从四部、释典道书以至碑版书画,无不收藏 。听到有孤本珍板,非收购不可,即使资金欠够,也不惜奔走乞借收购,得中外图书数以万计,在日本东京桥区建书室三楹以庋藏,命名“古欢室” 。民国十二年(1923),因日本东京地震,藏书皆毁 。次年返回上海,继续广收群书,以原通艺馆为藏书室,仍以“古欢室”名之 。藏书千余种,古今中外兼有 。(炳麟《古欢室记》) 曹炳章“集古阁” 曹炳章,字赤电,鄞县曹妙乡曹隘人 。自幼随父在绍兴经商,二十岁从慈谿方晓安游授医学,七年入门 。后继续自学,钻研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及明清百家医学,自设诊所四十余年,诊资收入除家用外,尽购医书 。先后在鄞县、绍兴、北平、南京、苏州、上海、日本等地选购得医书凡五千种之数 。编有《集古阁藏书简目》十卷,分为23类,列入新旧医书4185种,博物类(如动植矿物、物理、化学、农学、各省县物产志等)以及关于药物考证用书655种 。其他出借、新购未列入者,尚有百余种 。曹炳章汇集自汉唐迄明清一百几十家医学名着以至日本汉医家的着述,堪称一代着名医书收藏家 。民国二十四年(1935),他应上海大东书局之聘,将其历年蒐集批校及自撰诸书,编成《中国医学大成》丛书,计365种,2100多卷 。分为十三类,辑为1000册,次年付印分期出版 。拟陆续辑三辑 。1952年,遗藏3400余种医书,全部献给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 。1956年3月5日病逝于绍兴 。(《鄞县通志》、访录) 孙家淮“蜗寄庐” 孙家,字翔熊,鄞县人 。居于城南(今宁波南门)塔影巷,楼屋三楹,楼中室藏书,地甚小,故名“蜗寄庐” 。初收艺术小品,渐及四部 。遇有精本,则将前藏新刻本相送併力日以银币购下 。常出高价兑换初印本,书友以其能出高价,凡有故家散出之书,莫不先往其家 。故其所藏版本精美 。1979年,其子孙定观将遗藏954部、字画86件献与天-阁;1987年,长孙孙诗乐又将剩下书籍全部赠与宁波大学,完成其祖父二辈遗愿 。(《鄞县通志》、访录) 朱鼎煦“别宥斋” 朱鼎煦,字赞卿,肖山人 。民国初任鄞县法院推事,后任龙山法政教员暨律师 。嗜藏书,遇故家藏书散出,不惜重金收购 。时常熟毛氏“汲古阁”、歙鲍氏“知不足斋"、余姚卢氏“抱经堂”、肖山王氏“十万卷楼”、陈氏“湖海楼”、山阴沈氏“鸣野山房”、鄞县范氏“天一阁”、卢氏“抱经楼”、慈谿叶氏“退一居”等诸家流散藏书,如水赴壑集于朱氏 。朱氏还来往于杭州、上海间购所未备图书 。藏书庋藏两处,一在鄞城,一在肖山 。其鄞城寓所在宁波府侧衔,有房屋六楹,内别宥斋插架森森,皆为典籍 。民国二十九年(1940)日寇入侵,肖山藏书尽毁;鄞城之藏书转移于白象桥郭氏,后因水灾迁于后隆阳堂庵,不幸遭盗贼劫掠,手及臂受伤,不得已由西郊入城租居云石街,又遭白蚁蚕食 。历经火水盗虫四劫,其精华之本多已散失 。然仍继续搜藏,后得宋本《五代史记》、顾千里手校《仪礼》等珍本,另有宋监本《〈春秋·公羊〉注疏》、明嘉靖刻本《孔孟圣迹图》、明万曆刻本《金莲记》等皆为善本,其他若说部平话、科场用书、百家杂说图书乃至其残稿余牍也无不收集庋藏,总藏十万余卷又书画文物千余件 。谢世前嘱:此书捐赠天一阁并存不朽,吾足矣 。其家属代表姚重之于1979年8月17日立文悉数捐献天一阁 。(《鄞县通志》、访录) 冯贞群“伏跗室”(见现存藏书楼) 林集虚“藜照卢” 林集虚本名昌清,字乔良,号心斋,鄞县人 。性爱好古籍 。其父在外为宫,跟随其父生活,另行经营书商,同时搜藏其所好图书 。时故家藏书沦坠不振,求售藏书者常交于林集虚商店,林且买且卖,久之即能辩别版本之真假 。历三十余年收集,藏书渐富,鄞县通志记述其所藏善本1173卷 。(《鄞县通志》) 蒋氏“文昌阁” 文昌阁为蒋介石的早年藏书楼,位于奉化溪口武岭头 。藏书多为线装古籍 。民国二十八年日冠飞机轰炸全毁 。(《奉化县图书馆志稿》、访录) 孙鹤臬“天生阁” 孙鹤臬,民国时期奉化人,其家洋房三楼为天生阁,藏书37箱 。一部分现为奉化市文物室收藏,其余散失 。(《奉化县图书馆志稿》) 张正夫家藏书 张正夫,民国时期奉化方桥西张村人,卖田地购书,藏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资本论》(初译本)等图书,供友人借阅,后因生活所迫贵重图书已被亲手卖掉,一部分毁于“文革” 。(《奉化图书馆志稿》) 王书竹“清芬书馆” 王书竹,镇海藏书家,民国初年于县城后大街王家词堂内设清芬书馆,收藏古籍及各地誌书 。“文革"期间,1967年藏书多被付之一炬,仅遗少量今藏于镇海区“文管会”书库 。(《镇海区图馆志稿》) 张季言“樵斋” 张季言,镇海霞浦人 。1937年,张季言为纪念已故族亲张樵斋而设“樵斋”书室,藏书14162册;内史部4478册;子集丛书9700余册;张煌言立轴书画一幅 。1957年,全部捐赠天一阁收藏 。(《镇海区图书馆志稿》) 马廉“不登大雅之堂” 马廉,字隅卿,民国鄞县邱隘盛垫桥马家人,幼丧父,家境清贫,习商谋生无成,二十四岁始发奋读书,专事搜罗研读各种说部、戏文、俚曲、弹词、宝卷等,名扬海内 。其藏书室名“不登大雅之堂”,所藏除《三遂平妖传》外,另有明万曆刻本洪梗《清平山堂话本》(残卷)、明刻本立金瓶梅汉明天启刻本《七曜平妖传》(残存一至六十回)等,均系国内不可多得的名贵珍本 。他一生为国家收藏、保存了九百余种、五千多册通俗文学图书,外间不经见之小说及名剧之珍本,尤为国内外学者所珍视 。马廉堪称一代着名的古典说部收藏家 。着有《中国小说史》、《不登大雅方库书目》、《〈录鬼簿〉新校注》 。《〈曲录〉补正》、《千晋斋专录》、《劳久笔记》、《隅卿杂抄》等八种 。民国二十二年(1933),将新得晋砖千余方赠予天一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因脑溢血厥于北平大学讲坛不起 。遗留图书归于北平图书馆 。(《鄞县图书馆志稿》) 童保暄“止园” 童保暄(1886-1919),字伯吹,民国宁海前童人 。曾参加光复会,军人出身,官至师长、授闽浙军副司令 。以八千银元得杭州某藏书楼图书,藏宁海老家,题名“止园” 。1950年由县府徵集藏于县文化馆,计线装书48箱 。1956年,经省文化部门挑选图书6麻袋归省收藏,(《宁海县藏书楼志稿》) 徐履谦“夕可轩” 徐履谦( -1924),字抚九,晚清诸生,宁海人 。好学工诗,多所建树 。历任宁海习艺所所长、杭州育英书院(之江大学)院长,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之早年师长 。晚年(民国初期)回乡筑“二亩园”,自号二亩园主 。“夕可轩”藏书五千卷 。有古籍,有英、日版外文图书,有字画轴 。所藏字画捲轴甚富,内有潘天寿早年习画百余幅 。曾于1955年选送浙江省文献展览会展出,获有奖状 。“文革”期间,“夕可轩”二间藏满书画,全部被堆放天井,一火尽毁 。(《宁海县藏书楼志稿》) 叶颂清藏书楼 叶颂清(1879-1936),字子布,晚清诸生,宁海沥洋人 。江南陆师学堂毕业 。1906年,为同盟会会员,1911年后,历任团长、旅长、师长等职 。1929年任南京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秘书兼铨叙厅中将高级参谋 。服宫时于南京杭州购书不下三千部,于沥洋故居设藏书楼,挂“智群图书馆”门额 。凡叶姓子弟可出入借阅图书 。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失火尽毁 。(《宁海县藏书楼志稿》) 杨容林“清防阁” 杨容林,民国鄞县人,早年久习经济,志于振兴民族工业,任通利原油厂董事和经理有年 。业余之时日披览古籍,尤好碑帖,精于鉴别,其清防阁藏书万卷 。1979年其子女将藏书悉数捐献与天一阁 。(访录) 徐余藻家藏书 徐余藻,鄞县人,藏医书颇丰,建国后赠与宁波市古物陈列所收藏,1957年归宁波市图书馆古籍部 。(访录) 张琴家藏书 张琴,鄞县人,藏书颇多 。解放后赠与宁波市古物陈列所收藏,1957年归宁波市图书馆古籍部 。(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