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为何治理蜀国41年只因诸葛亮

提起刘婵,想到的都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历史上的刘禅真是这么回事吗?答案自然不是,刘禅治理蜀国41年,前面之所以表现的昏庸一些,实在是诸葛亮的风头太盛 。
世人对于刘禅,多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为何扶不起,除了自身的资质问题之外,和父母师长失败的教育也分不开 。
当然,刘备作为君主,自己没空教也可以请人来教孩子 。刘备找的谁呢?找的是有蜀中孔子之称的儒学大师谯周 。这个谯周本是刘璋的手下,看到刘备势盛,劝说刘璋投降,成了刘备的座上宾 。多年之后,西晋*队大举入侵,这个谯周又劝说后主刘禅献城投降,把还在前线苦战的姜维气得半* 。有人说谯周是审时度势,但同样有人说谯周不过是见风使舵的小人 。太平时代,谯周可以做个道德君子,身处乱世,谯周却不过是个墙头草,是个阿附权贵的势利小人 。像这样的人,教出来的学生,又能有什么好呢?
网络配图
不过,刘禅被立为太子,接触到谯周的时候,已经有十五岁了 。并且,谯周再怎么说,不过是太子家令,不过是阿斗的一个管家,一个下人而已 。对阿斗的影响实在有限 。其实在刘禅一生当中,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还是诸葛亮 。
之后,刘备提到了对刘禅的教育问题 。先是说了自己的态度,“你父亲我福德薄,你不必效仿我 。你寻常时可以读读《汉书》《礼记》,闲暇时可以看看诸子学说,以及《六韬》《商君书》,可以增加你的智慧 。”然后提到了诸葛亮的教育观念,“听说丞相在百忙之中,亲手为你抄写了《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几种书,让人给你带过来,可惜半路上丢失了 。你可以再求丞相给你一份 。”之后,刘备又叫来其他几个儿子,交代他们,在自己*后,你们兄弟都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丞相,好好辅佐丞相 。
对于诸葛亮开的这个书单,历代有不少学者有不同意见 。在儒家学者看来,君主治理天下,自然应当以仁义为主,应该多看看《五经》之类的典籍 。像刘备,就告诉刘禅,应该多读读《汉书》《礼记》 。现在,我们常认为历代史册中,写得最好的是《史记》,其实,在古代正统学人看来,《汉书》的成就要大于《史记》,而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则是对道德礼仪的尊崇 。相对《史记》则有着浓重的个人情感色彩,一些人批评《史记》为“谤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礼记》则是《五经》之中介绍各种礼义最全面的著作,更是古代帝王的比读书 。
网络配图
《六韬》相传是西周姜子*所作,专门讲述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之道,《商君书》则是法家代表商鞅的作品,强调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 。作为君王,身在乱世,一方面要讲求礼义,收揽人心;另一方面却也必须讲求兵事,在战场上取胜,而驾驭部下,管理天下,又需要推行法治 。应该说,刘备给刘禅推荐的书目很全面,相对诸葛亮推荐的书目则有些偏激 。
诸葛亮没有推荐《汉书》《礼记》,而添加了法家代表作《申子》《韩非子》《管子》的作品 。《申子》看重外表与实际的区别,《韩非子》看重以法治国,以术御下,《管子》则宣扬权衡利弊,进去退让得到权力的平衡,这些作品那都是劝导君王专注眼前,急功近利,且一味讲求法术,以诡诈对人 。诸葛亮如此教育刘禅,那还不把刘禅给教坏了?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诸葛亮开的这个书单大加赞赏 。宋代的学者唐庚就认为,历代君王拨乱反正,都要有很好的智谋权术 。后主刘禅,乃是平庸软弱的君主,以仁义教导,只会加重刘禅的缺点 。所以刘备也希望刘禅多看看讲究兵法*事的《六韬》讲究法治的《商君书》,只不过诸葛亮更切实际,针对刘禅的弱项,加重法家思想的教育,让刘禅多懂得一些权谋之术 。对那些空谈仁义的腐儒,唐庚表示不屑一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