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埭


洋埭

文章插图
洋埭【洋埭】洋埭 , 洋埭村 , 一指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洋埭村 , 一指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 。

洋埭

文章插图
莆田洋埭村民委员会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洋埭村简介洋埭村系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第三大行政村 , 位于秀屿区南部 , 在雕岭山(双冠山)东北麓 , 东面前海(平海湾) , 东北与岱前、北与前康、西与砺山、南与东潘等接壤 , 距离莆田城里25公里、秀屿区9公里、月塘乡3公里、新文公路2.5公里、湄洲祖庙所在地(妈祖的朝圣地)湄洲岛18公里 , 沁峤公路横穿而过 。村落居民洋埭村落环绕南坡山分布 , 辖大沟、后潘、西厝、后厝、大宫、东厝、东张、七组、苦营9个自然村 , 17个村民小组 , 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 , 现全村总人口5300多人 , 总户数960多户 , 总劳力500多人 。居民都是汉族 , 其中后潘自然村居民姓郑、苦营自然村居民姓许 , 其他7个自然村居民姓张 。历史人文洋埭因原村东一条自大宫北至七组南的大沙埭(海砂被海浪沖积而成埭岸 , 俗称海砂)而得名 。洋埭旧属莆田县管辖 , 旧称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崇福乡崇福里岐山境 , 境内分别有永贵社界(姓张 , 曲江衍派 , 唐朝宰相张九龄后裔;永贵社屋顶是满筒 , 即屋顶铺的全是像竹筒劈成两半似的半圆型瓦砖 , 传说是古代出了一名台湾经略才有此皇家才有的满筒结构)、康宁社界(姓郑)、兴贤社界(姓许)等三个社界;境内古蹟还有岐山宫(妈祖)、歧山祠(三教合一的三一教主)、祠堂(张姓)、会澜亭(观音、关公、妈祖)、明澜宫(张公圣君)、兴华宫(杨公太师)、岐山庙(海龙王)、万宿会(三櫆)、龙门寺(释迦牟尼)等 。洋埭鸭塘头(今洋埭国小所在)古代是南北海陆交通要道 , 在此设立圩埠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大集市 。
洋埭

文章插图
东营围垦斗门头看洋埭新貌解放后 , 洋埭先隶属砺(山)东(潘)乡 , 后隶属东潘大队 , 1961年5月从东潘大队析出建立洋埭大队 , 隶属忠门公社 , 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张金森、大队长张正春 。物产经济洋埭村在解放前极为落后 , 这里海底出产的蚮(牡蛎)用肩膀挑到笏石(今秀屿区所在)去卖 , 买回的稻草也用肩膀挑回来 , 因路途崎岖狭窄和稻草的把捆很大 , 要换肩挑得到了几处比较宽点的路段才可以换肩 。土地少而贫瘠 , 都是处在几个小山坡上的“望天田” , 主要种植番薯(地瓜) , 常年受到颱风灾害 , 收成无几 。解放后 , 特别是1964年围海造田的莆田县东(头)洋(埭)围垦工程(今岐山宫东北的洋埭后山斗门头至岱前东头这条笔直宽阔的公路就是东洋围垦海堤所在 , 工程由洋埭、蚮前、砺山等大队合作 , 指挥部设在洋埭后厝张九妹狮家);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上天时(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建设的“卫星海堤”的围垦工程(今洋埭后山斗门头至洋埭卫星堤斗门头那条笔直宽阔的公路就是卫星海堤所在 , 工程由洋埭大队自主完成 , 指挥部设在洋埭大队);1978年开始测量1979年春正式动工兴建的莆田县东(头)(苦)营围垦工程(工程由洋埭、蚮前、前康等大队合作 , 指挥部设在洋埭后厝张万顺家) , 历时三年 , 把东营闸门南边的山头挖掉 , 用泥车(小板车)一车一车前拉后推蚂蚁似的移山填海 , 于1982年胜利堵港合拢 , 把东洋和卫星两个海堤变成堤内堤 , 东营、东洋、卫星三个垦区从此连成一片 , 站在洋埭的雕岭山上看东营围垦里面广袤十里的绿野 , 感觉就像站在壶公山看莆田的南北二洋一样 , 所以说 , 东营垦区是莆田仅次南北洋的新平原 。垦区内面积为洋埭、岱(蚮)前、前康、砺山等行政村所有 , 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营省级示範片土地治理项目区” , 洋埭村拥有2千多亩 。垦区内已有四纵三横的标準机耕路 , 正在建设的沁峤公路(201省道)从垦区中横穿而过 , 交通顺畅 。垦区内设计合理标準的沟系水系纵横交错 , 调节控制构件设施齐备 , 完全适宜水产养殖 。东营 , 有待好好开发的风水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