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The Overtones【The Overtones】The Overtones 是成立于2010年伦敦的一个五人和声团体,是英国目前最热门的绅士型男组合 。乐队一直致力于60年代Doo-wop风格与现代流行乐的完美结合,专辑多以翻唱复古经典伴以少许原创为特色,坚持将老歌添入流行元素以新的面貌呈现给年轻一代的观众 。目前签约于华纳兄弟 。
基本介绍外文名:The Overtones
国籍:英国/爱尔兰
出生地:伦敦
出生日期:2010年
职业:音乐组合
经纪公司:Warner Brothers
代表作品:Gambling Man
成员:Timmy Matley
成员:Lachie Chapman
成员:Mike Crawshaw
成员:Darren Everest
成员:Mark Franks
基本简介
文章插图
The Overtones是成立于2010年伦敦的一个五人和声团体,他们是英国目前最热门的绅士型男组合 。五位成员Timmy、Lachie、Mike、Darren和Mark分别来自英格兰,爱尔兰和澳大利亚 。出道前,男孩们为维持支出,一起商量开一家小型装修公司来接活,以便能边工作边排练 。当时他们正在为伦敦牛津街上的一家新办公室粉刷,正当他们休息练歌时,机缘巧合被华纳兄弟的星探发现,由此五人被邀试镜 。他们的首张专辑《Good Ol' Fashioned Love》在2010年11月16日一跃进入英国专辑排行榜第16名 。随后,这张专辑在2011年3月被重新改版发售,名次又升到第四 。至今,他们的首张专辑已经卖出超过500,000张了 。组合特色由于像The Overtones这样以翻唱复古经典为主,致力于Doo-wop与现代流行乐结合为特色的组合甚少,也没有固定名称,所以国外媒体在宣传介绍时为他们自创了许多团体形式称谓,包括vocal harmony group,doo-wop group,Boy Band,Man Band,Male vocal group等等 。然而他们最终将自己定义为“Vocal Harmony Group”,并将自己的音乐风格称为“Vintage Pop”,即复古的流行乐 。
文章插图
成员合照
文章插图
专辑封面封底The Overtones目前的三张专辑都是经典翻唱与少量原创的结合,曲风多为复古风情,节奏却欢快明亮,五个各具别样特色的男声分别包揽了各个声部,这种复古与现代的极端冲击不仅没有产生违和,和声效果反而一鸣惊人,极为悦耳 。男孩们最引以为傲的原创歌曲是他们发行的首张单曲《Gambling Man》,该首也是The Overtones知名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其次在他们的翻唱曲中,《Rolling in the Deep》,《The Longest Time》,《Sh-Boom》,《Only Girl in the World》皆为翻唱佳品 。成员介绍
文章插图
Timmy Matley名字:Timothy (Timmy) Matley担任:主唱、男高音(Leader / Tenor)生日:2月16日出生地: 爱尔兰的科克(Cork, Ireland)现居:英国伦敦瞳孔色:绿蓝经历:Timmy14岁就开始从事表演,16岁曾去伦敦面试艺术学院 。因为他不喜欢大学,在17岁时就离开爱尔兰独自旅游,回来后决定写歌和演唱 。Timmy是团里的主唱,有时也会参与团里的和音 。他喜欢猫鼬,业余时间爱织东西 。最爱的乐队/ 演员:Adele, Roy Orbison, Stevie Wonder, Jessie J, Amy Winehouse, Justin Timberlake, The Temptations.如果可以当一只动物,他会变成什幺? 猫鼬最爱的儿童剧? Dungeons and Dragons Defenders of the Earth最爱的书:The Witches and Harry Potter最爱的食物:Irish Stew, Pizza最爱的衣服牌子/ 设计师:Tie clip/ D&G首次演出:Destiny’s Child最糟糕的工作:在科克的鱼摊干活最爱的度假圣地:西班牙, 义大利, 纽约偶像:蜘蛛侠如果他必须邀请五个名人来宴会, 那幺他们会是:Elvis, Tom Jones, Tina Turner, Michael Flatley, Stewie.什幺能让你笑? Lachie和Homer Simpson.你会想回到什幺时代? The 1960’s有没有什幺乐队和演员是fans一点也没意料到你会喜欢的吗? Katy B
- 精选创意电子製作项目25例
- 《古剑奇谭》龙渊七凶剑之一 不嗔
- SNH48演唱歌曲 恋爱味道
- 青城龙溪
- 姬少典
- 禹智海
- 水錶远程监控系统
- 汉语辞彙 贺庆
- 张内鹹改编指导电影 草莓100%
- 鲁迅研究年鉴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