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三光经历:不畏权势三次被贬谪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事家、文学家 。年少时家贫但非常好学,对天下有自己的抱负追求,常常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在乐 。” 。
范仲淹画像
范仲淹在二十多岁离开家,来到应天府书院苦读学习 。五年之后考取了进士 。做*之后,范仲淹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权力参与国家大事,自己的才华始终无法得到展示 。在三十四岁时,他向上级毛遂自荐,以图大展宏图 。盐水治水的成功证明了范仲淹的才华,这一举动深得百姓的好评 。
在位期间,范仲淹大胆直言,抨击时弊,几度遭到了贬职 。出任秘阁校理,几次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的弊端,因此被贬为通判 。等章太后去世后,范仲淹任左司谏,因批评仁宗荒地废除皇后被贬到睦州 。在任国子监时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再次被贬 。
任职期间范仲淹还通过自己的才干修复了同西夏的关系,使得边关外无一失 。由于在边关抵御外来侵略立下的汗马功劳,范仲淹被提升为参知政事,这个升迁为他实现自己的改革理想创造了条件 。
范仲淹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但没到一年,就惨遭夭折 。原因是改革出动了保守派*僚的自身利益,在*臣和宦*勾结下,改革以失败而告知 。范仲淹也因此被罢免参加政事 。
范仲淹六十三岁,疾*缠身,向朝廷请求到颍州任职 。可是在徐州中途,因*加重,与世长辞 。
范仲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章,最著名的就是名篇《岳阳楼记》 。
范仲淹被贬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为人刚正不阿而又胸怀大志,但是在后人口中所流传的除了他正气凛然的形象,还有范仲淹被贬的事实 。据说范仲淹被贬三次,第一次是因为反对皇帝率领百*在会庆殿庆祝太后的生日 。第二次是由于郭皇后的事,第三次是关于跟吕氏家族的争斗 。但最终败给了吕夷简,所以在景佑三年时离开了汴京 。八月份,范仲淹被贬至饶州 。
范仲淹画像
在范仲淹被贬的这三次中,第一次最为后世流传 。当时宋仁宗已经二十多岁,但是朝堂里大小之事还被掌控在六十多岁的刘太后手中,范仲淹听说在冬至时,刘太后安排皇帝和文武百*一同到会庆殿给她磕头祝寿,而范仲淹觉得家事和国事不能相互混淆,这样会有损君王的颜面,皇帝应该制止这件事 。范仲淹上奏了关于此事的奏折,朝廷并无应答,却直接将他贬黜 。
梅尧臣钦佩范仲淹,担心他的前途,便寄信婉言劝说,并告诉他,在多次在朝堂中直言,都已经被人们当成乌鸦丑陋的叫声,并希望范仲淹往后能约束一下自己的嘴巴,除了吃饭喝水以外,不要太在意朝廷中事项,只管悠游自在的生活就够了 。但范仲淹觉得梅尧臣不能理解自己,立即回信答复道:无论朝臣们如何评论自己的言行,评说成乌鸦的叫声也罢,依旧宁愿追求宏达而*,也不默默无闻的过完此生 。表达了他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追求理想的决心 。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事有很多 。范仲淹家世不是很好,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生活艰苦 。但他却乐观向上,刻苦读书 。他年少时在应天府书院读书的时候,昼攻夜读,面对观望皇帝的众人,他没有随波逐流,只道:日后再见,也未必晚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在年少时就已目光长远 。做*后的范仲淹不辞辛劳为民治堰,整治学风,深得百姓爱戴 。
范仲淹塑像
范仲淹的故事中指出他*运鼎盛时期是他经晏殊推荐后任右司谏,上书言事无所畏惧,多次犯言直谏,被谗受贬,却至*不悔,可谓“宁鸣而*,不默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