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禅这个亡国之君当得并不冤

蜀汉后主刘禅(shan4)并不是一个很会来事的人 。
《三国志》后主传本是他的传记,但作者陈寿作为一个在蜀国当过*的人,在后主传里大部分篇幅是这么写的:“XX年,(诸葛)亮怎么怎么样”“XX年,姜维怎么怎么样” 。在皇帝的传记里,他写的大部分是大臣们做的事情,而且不详细,比流水账还流水账 。
这个皇帝,很没有存在感 。
这样的人,本应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被人忽略的皇帝 。但是,他投降了,而且是中国封建时期的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皇帝,还乐不思蜀了 。于是,他有故事了 。
他就这样成了汉末三国时期除曹操外争议最大的人物 。
我们开始争了,他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刘禅是明君?
讲讲“刘禅是明君”的依据 。
先讲讲喜闻乐见的“乐不思蜀”吧 。
故事大家都熟悉就不细讲了,然后有人说刘禅表现出的乐不思蜀说明他大智若愚、聪明贤能,极具政治智慧 。
网络配图
大家可以以普通人的角度想像一下,当时身在魏国,已无力回天,司马昭问你:“安乐公思蜀否?”思蜀?思蜀就是想念当皇帝的日子咯,就是谋划着造反复国咯,了!好,没办法,为了自保,只能违心说话:“此间乐,不思蜀 。”
单纯的急中生智而已,这样的事情能说到他什么大智若愚、实际上很聪明、是个明君之类的,那是很扯淡的 。普通人的逻辑,仅此而已 。
然后是夏侯霸的事情 。
【为什么说刘禅这个亡国之君当得并不冤】魏国的夏侯霸走投无路投降蜀国,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就在于,他跟蜀国是有世仇的——其父夏侯渊是黄忠的*队*的 。于是:
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 。”厚加爵宠 。
有人说:“刘禅情商高啊,懂得稳定人心,拉拢降将 。”
讲道理,是个有脑子的正常人都知道这时候应该说这些话,作为一国之君,面对一个降将要拉拢一下那是常识 。
所以,但凡拿这个当论据的人,不是证明了刘禅是明君,只是证明了他是长脑子的,而且没进水,仅此而已 。
接下来就是先主刘备的遗诏了,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
可以看出丞相诸葛亮对刘禅是持赞许态度的 。
问题是当时的刘禅,也就十来岁 。
要知道费祎被刺后,刘禅开始亲政,那一年,他四十六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个中老年人了 。对他少年时期的评语,没有太大价值,谁年轻时没被长辈夸奖过?但老了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拿他十来岁时的评价去议论他四十来岁时的执政时期是很有问题的 。
九年后,邓艾打到了成都,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 。
最后,是说刘禅投降是因为爱民如子,为了避免川中百姓受战乱之苦才那么做的 。
这个不对,很不对 。
首先,在司马昭刚开始南征蜀汉的时候,刘禅是积极应战的,已经战乱了 。直到邓艾快打到成都了,才考虑投降,而且刚开始是考虑依附南蛮,到时候司马昭打到那里,照样得生灵涂炭 。
蜀汉灭亡战
后来考虑到南蛮本来就经常搞事情不怎么听话,怕对方不愿接纳,就考虑投奔东吴,后来又担心蜀汉没了,东吴早晚也会被灭,还是得向魏国投降,投降这种耻辱一次肯定比两次好,才直接向魏将邓艾请降 。
一国之君在亡国战争中这样的表现,说他是为了百姓而不是因为贪生怕*,实在是太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