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小妇人物语


爱的小妇人物语

文章插图
爱的小妇人物语【爱的小妇人物语】《爱的小妇人物语》,又译《新小妇人》、《小妇人》为日本动画公司製作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第13部的动画作品 。改编自美国作家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作品《小妇人》(Little Women)与《小妇人第二部》(Good Wives) 。自1987年1月11日播至1987年12月27日,全48集 。
基本介绍导演:黑川文男
中文名:爱的小妇人物语
其他名称:新小妇人
播放期间:1987年1月11日播至1987年12月27日
作品概要关于标题原作是美国作家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作品《Little Women》 。日文版1906年北田秋圃翻译为《小妇人》,后吉田胜江翻译成《若草物语》,广为流传,台湾版的翻译是《小妇人》 。而由于此动画的日文标题前有加上“爱的”的字样,正好可以和原作做区别,不会有冲突 。在日文里‘若草’(Young Grass)的“若”有“年轻的意思”,像日文的“若样”,意思是指“少爷” 。在这里‘若草’的意思,就是指故事中的女主角们‘像初生的小草坚强有韧性,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东方人的想法里,女性通常都被以‘花、草’来做比喻 。日本早期小说的翻译也叫‘小妇人’,在这标题发行数年后,就突然翻译以‘露意莎?梅?奥尔柯特 前往“若草物语”的道路’的想法,为此才考虑将《小妇人》改译成《若草物语》,以这(年轻少女们的故事)的意思,来代表故事中的主角们 。台版翻译在此採用了美国原作的小说译名,将《Little Women》,直接翻成《小妇人》,为了跟小说作区别,因此这里就使用《小妇人》来代替标题的《若草》,再把动画标题的“爱的”与“物语”,分别放在“小妇人”的前与后,以《爱的小妇人物语》作为条目标题 。与原作相异的地方“姊妹年龄设定改变”、“动画中的原创人物登场”、“主要登场人物的名字和设定被改变”等等,与原作的差异和其他系列比较是比较多 。原作是以作者的家庭为模型,特别是二女儿乔被认为是作者本人的模型,以乔所说的话做为中心 。即使是本故事也没有改变,只是旁白是以老幺(四女儿)艾美来担任,主角一样是乔,但是看人的观点变成了以艾美的角度去看了 。本动画中艾美?马区在姊妹中是唯一没有通称的,可是在原作中她本名Amelia Curtis March,通称是"Amy" 。关于歌曲片头曲(OP)与片尾曲(ED)的主题歌,在当初一开始是新田惠利所唱的歌曲,但是在没多久后抱怨声浪接连不断 。但是这些歌曲的呈现方式不被大家所看好,没办法只好在第15话时换了新的歌曲 。会出现抱怨声浪的理由是,在与这部系列之前的历代歌曲的担任唱者比较,唱歌者的能力显现不足 。然后,在第2期OP的主题歌“总有一天一定!”的歌词中的内容有唱着四姊妹各自的梦想,姊妹的配音演员担任实际的歌曲,可是独一无二的 。梦想的内容两个姊姊(玫格与乔)依序担任第1号,而两个妹妹(贝丝与艾美)依序担任第2号,1号与2号每话互相交替的使用,一直到故事结束 。原本这歌曲是要拿来当插入歌使用的,在使用这OP之前,它在故事中已经被使用过好几次了 。相关事物在1981年的时候,日本当时有出过一部叫《若草の四姊妹》(小妇人四姊妹)的动画,全26话,也是改编自《Little Women》 。里面的故事人物和这部《爱的小妇人物语》相同,但是内容差了很多,这部《爱的小妇人物语》有很多是原创的,但是这部《小妇人四姊妹》内容比较忠于第一部的原作 。在《爱的小妇人物语》中有出现一些(小妇人第二部)的场景,但是《小妇人四姊妹》并没有,而且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在1987年推出《爱的小妇人物语》时,名气几乎都被它给占走了 。此外,潘惠子在《小妇人四姊妹》中,是为贝丝这个角色配音,在《爱的小妇人物语》中,她升格为玫格,并为玫格这个角色配音 。故事概要以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北部的坚毅家庭为舞台 。一边期待着上战场打仗的父亲可以快点回来,个性丰厚的四姊妹追逐着各自的梦想而成长着 。人物简介马区家玛格丽特?马区(マーガレット?マーチ)配音演员:潘惠子/ 台湾:傅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