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猫鲨


斑猫鲨

文章插图
斑猫鲨【斑猫鲨】斑猫鲨,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Bennett, 1830) ,最大体长70 cm 栖息环境礁区、近海沿岸通常停栖于缝隙或洞穴中 。属夜行性,摄食底栖甲壳类和小型鱼类,卵生,每次产下成对的卵荚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斑猫鲨
拉丁学名: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Bennett, 1830)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软骨鱼纲
亚纲:板鳃亚纲
目:真鲨目
科:猫鲨科
属:斑鲨属
种:斑猫鲨
英文名:Coral catshark
概述学名: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命名者:(Bennett, 1830)栖息深度: 10 - 50 米有毒鱼类:否科中文名:猫鲨科经济性:是科号科名:F023 Scyliorhinidae食用鱼类:是中国大陆名:白斑斑鲨模式种产地:Sumatra, Indonesia观赏鱼类:否俗名:沙条、斑猫鲛、沙鲦( 台东)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湾分布东部、北部同种异名:Ateleomycterus marmoratum, Atelomycterus marmoratum, Scyllium maculatum, Scyllium marmoratum, Scyllium pardus参考文献:Compagno, LJV 1984 Compagno, LJV 1984 沈世杰编Shih-Chieh Shen ed. 1993 Leonard Compagno, Marc Dando, Sarah Fowler 2005典藏标本FRIP01266 . FRIP21088 . NMMBP02266 .典藏基因[ 2012-01-15,柯慧玲,COI,100%] [ 2012-01-15,柯慧玲,COI,100%]英文俗名:Coral catshark; Marbled cat shark濒危状态IUCN 濒危状态:Lower Risk/near threatened形态特徵体形修长,圆柱形;体坚硬,皮厚 。头略纵扁 。吻短而圆钝,吻长约与眼径等长 。眼中大,下眼睑上部分化成瞬褶,距第一鳃孔与距吻端约等长 。鼻孔小,近口部,具口鼻沟;前鼻瓣大型,呈宽三角形,向后延伸至口裂部,但无鼻须 。口大,浅弧形,上下唇褶发达;齿小、三齿尖型,中齿尖最长 。喷水孔小,紧贴于眼后 。盾鳞具3棘突1脊突 。背鳍2个,第一背鳍略大于第二背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上角圆钝,下角尖突,两鳍同型;第一背鳍起点位于腹鳍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鳍起点与臀鳍基底前部相对;胸鳍略小于第一背鳍,后缘平直;臀鳍小于第二背鳍,距尾鳍比距腹鳍近;尾鳍长但窄,尾椎轴低平,上叶近尾端;尾鳍下叶前部圆形突出,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三角形突出而与上叶相连 。体色变化大,一般为浅褐色系,体侧具不规则白色斑点及暗色班点和条纹,有时暗色班点和条纹连线成蠕虫纹 。栖所生态栖息于近海珊瑚礁区之鲨鱼,斑猫鲨的分类斑猫鲨属于狗鲨的一种,狗鲨中包括角鲨科(Squalidae)、猫鲨科(Scyliorhinidae)、皱唇鲨科(Triakidae)几种小型鲨鱼的统称 。角鲨科在两背鳍前各有一强棘 。最有名的是白斑角鲨(Squalus acanthias),猫鲨科中的大斑猫鲨(Scyliorhinus stellarius)长达150公分(5呎),小斑猫鲨(S. cuniculus)只有90公分(3呎)长,两种都是常捕获的食用种类 。其中还可以细分为:白斑猫鲨,褐斑猫鲨,黄斑猫鲨等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台湾分布于北部海域以及绿岛 。台湾记录相当少 。渔业利用可食用,但不具经济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