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九歌·东君(屈原诗作)东君(屈原诗作)一般指本词条
【屈原诗作 九歌·东君】《九歌·东君》是屈原的组诗《九歌》中的一篇楚辞,祭祀对象是东君,也就是太阳神 。诗歌各章歌辞之间的联接承转,又极其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宏亮的声乐正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很好的表现了太阳神的特点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九歌·东君
创作年代:战国
作品出处:楚辞
文学体裁:楚辞
作者:屈原
原文九歌·东君
文章插图
《九歌.东君》作者:李少文暾1将出兮东方,照吾槛2兮扶桑3 。抚余马兮安驱,夜晈晈4兮既明 。驾龙辀5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6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7兮顾怀8 。羌9声色兮娱人,观者憺10兮忘归 。緪瑟11兮交鼓,萧12钟兮瑶13簴14 。鸣篪15兮吹竽,思灵保16兮贤姱17 。翾18飞兮翠曾19,展诗20兮会舞21 。应律兮合节22,灵23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24 。操余弧25兮反沦降26,援北斗27兮酌桂浆 。撰28余辔兮高驼29翔,杳冥冥30兮以东行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暾(tūn):温暖而明朗的阳光 。朱熹《诗集注》:“温和而名盛”2、槛:栏乾 。3、扶桑:传说中的神树,生于日出之处 。《说文解字》:“榑桑,神木,日所出也”4、皎皎:指天色明亮 。晈晈:同“皎皎” 。5、辀(zhōu):本是车辕横木,泛指车 。龙辀:以龙为车 。雷:指以雷为车轮,所以说是乘雷 。6、委蛇:即逶迤,曲折斜行 。7、低徊:迟疑不进 。8、顾怀:眷恋 。9、羌:发语词10、憺(dàn):指心情泰然 。11、緪(gēng):急促地弹奏 。交:对击 。交鼓:指彼此鼓声交相应和 。12、箫:击 。箫钟:用力撞钟 。13、瑶:通摇,震动的意思 。14、簴(jù):悬钟声的架 。瑶簴:指钟响而簴也起共鸣 。15、篪(chí迟):古代的管乐器 。16、灵保:指祭祀时扮神巫 。17、姱(hǔ):美好 。18、翾(xuán旋):小飞 。翾飞:轻轻的飞场 。19、翠:翠鸟 。曾:飞起 。20、诗:指配合舞蹈的曲词 。展诗:展开诗章来唱 。21、会舞:指众巫合舞 。22、应律:指歌协音律 。合节:指舞合节拍 。23、灵:神24、矢:箭 。天狼:即天狼星,相传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其分野正当秦国地面 。因此旧说以为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国,而希望神能为人类除害 。25、弧:木製的弓,这里指弧矢星,共有九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东南 。26、反:指返身西向 。沦降:沉落 。27、援:引 。桂浆:桂花酿的洒 。28、撰:控捉 。29、驼(chí):通“驰” 。30、杳:幽深 。冥冥:黑暗 。行:音航 。白话译文温煦明亮的光辉将出东方,照着我的栏桿和神木扶桑 。轻轻扶着我的马安详行走,从皎皎月夜直到天色明亮 。驾着龙车借着那雷声轰响,载着如旗的云彩舒捲飘扬 。长长叹息着我将飞升上天,我的内心又充满眷念彷徨 。声与色之美足以使我快乐,观看者安于此景回还皆忘 。调紧瑟弦互动把那大鼓敲,敲起乐钟使钟磬木架动摇 。鸣奏起横篪又吹起那竖竽,更想起那美好的巫者灵保 。起舞就像小翠鸟轻盈飞举,陈诗而唱随着歌声齐舞蹈 。合着音律配着节拍真和谐,众神灵也遮天蔽日全驾到 。把青云当上衣白霓作下裳,举起长箭射那贪残的天狼 。我抓起天弓阻止灾祸下降,拿过北斗斟满了桂花酒浆 。轻轻拉着缰绳在高空翱翔,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东方 。创作背景《东君》一诗是屈原的组曲《九歌》中祭祀太阳神的祭祀辞 。洪兴祖《楚辞补注》云:“《博雅》曰:‘朱明、耀灵、东君、日也 。’《汉书·郊祀志》有东君 。”朱熹《楚辞集注》云:“此日神也 。《礼》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 。’”戴震《屈原赋注》云:“《礼记·祭义篇》曰:‘祭日于坛 。’又曰:‘祭日于东 。’《祭法篇》曰:‘王宫,祭日也 。’此歌备陈歌舞之事,盖举迎日典礼赋之 。作品赏析原文赏析祭祀日神之诗,自然充满对光明之源太阳的崇拜与歌颂 。这种崇拜与歌颂,是古今中外永恆的主题,万物生长靠太阳,对太阳的崇拜和歌颂自然是最虔诚又是最热烈的 。在《九歌》描写祭祀的场面中,这一篇写得最热闹 。诗篇一开头,就先刻意描写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那温煦明亮的光辉 。就如昏暗的剧场突然拉开帷幕,展现出一个鲜丽明艳的大背景,把整个气氛渲染得十分浓烈 。旭日欲出,自然先照亮日神东君所住的日出之处,也就自然引出日神 。东君是伟大的,他所驾驭的太阳把光和热带给人类,是那样的慷慨无私,自然有那从容不迫的姿态 。所以他总是不激不厉,安详地驾着太阳车缓缓而行,履行他一天的神圣职责 。那幺,当阳光普照大地,日神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又有何等意义呢?作者并未转而叙述大地山川的反映,仍围绕主题描写了一个日神行天的壮丽场面 。这里的龙和上文的马实际上是同一物 。飞龙也好,天马也罢,都是上天的神灵,故屈赋中常互称 。天马行空,自非凡马可比 。这里的雷声,实际上是龙车滚滚驶过的声音 。而天上片片绚丽云彩的伴随,就如龙车上插着万桿旌旗,又是何等的显赫 。这种场面,只能从后世描写天子浩浩蕩蕩的出行中去体会了 。至此,作者笔锋一转,让东君发出长长的叹息 。他叹息什幺呢?因为他将回到栖息之所,而不能长久陶醉在给人类带来光明带来一切的荣耀中,所以他只有眷念,只有彷徨 。但那行天时轰响的龙车(声)和委蛇的云旗(色)确实给他以快意,就连观者也因之乐而忘返 。提及观者,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极其隆重热烈迎祭日神的场面 。人们弹起琴瑟,敲起钟鼓,吹起篪竽,翩翩起舞 。于是,东君的官属们也为人们这虔诚之心所感,遮天蔽日纷纷而下 。东君的司职很明确,就是为人类带来光明 。然而这里描写的东君与众不同,他并不是趁着暮色悄悄地回返,而是继续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工作着 。他要举起长箭去射那贪婪成性慾霸他方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到人间,然后以北斗为壶觞,斟满美酒,洒向大地,为人类赐福,然后驾着龙车继续行进 。这里的一个“高”字,再次把东君那从容不迫伟大而无敌的气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戴震《屈原赋注》认为天狼星在秦之分野,故“举长矢兮射天狼”有“报秦之心”,反映出对秦国的敌忾,联繫历史事实,此论自非无稽之谈 。诗中没有缱绻的儿女之情,有的只是崇高的博爱;没有浓郁的芳香,有的只是炽热的情怀,这与人类对日神东君的崇敬和礼讚的主题是相一致的 。结合祭祀仪式上的乐舞表演情况来看,可以判断第一、第二章是扮神之巫所唱,第三章是迎神之巫所唱,第四章又是扮神之巫所唱 。而各章歌辞之间的联接承转,又极其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宏亮的声乐正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 。美学赏析《九歌·东君》所表现出的是艺术美之壮美,一方面来源于自然力,来源于东君的自然原型:太阳,体现在日神的自然神性上 。另一方面来源于诗人的心灵创造体现在日神的人格上,即是主体移情的内容方面 。诗反映了人对于自然的祈愿、礼讚,对太阳的敬畏、崇拜、溢美,也间接地表现了人企望驾驭自然力、征服太阳的精神力量和幻想 。同时诗也借神的形象溶入主观情感内容与社会道德伦理观念,通过神表达一些社会理想、生活愿望、习俗爱好等理性观念 。“架龙轨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是崇高的自然在人类想像中有灵性的复现,“灵之来兮蔽日”,“杳冥冥兮以东行”,“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所构成的壮美意境也正是太阳与太阳神的自然特质的“崇高”在艺术中的感性显现 。东君的运行被带上了“龙轨”、“云旗”人驾驶车马行走的人类生活内容,它祛除黑暗的自然特性被附会上了“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的人类想像性的征服自然、剪除强敌的生活愿望,日神东君具有了民族英雄、战争首领的形象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署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这则是自然物(太阳)的特性与人类生活中某些类似太阳特性的人之特性的“人物比德”,物我同一的壮美感情、人藉助于想像力产生力量 。太阳无限的力量变成人无限的力量,太阳与阴暗相斗争、冲突演变为人类的战争、厮杀,并具有社会伦理色彩 。“举长矢兮射天狼”,《史记·天官书》说:“其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 。下有四星曰弧,直狼” 。张守节《史记正义》云:“狼一星,参东南 。狼为野将,主侵掠” 。又云:“弧九星,在狼东南,天之弓也 。以伐叛怀远,又主备贼盗之知奸邪者” 。“操余弧兮反沦降”,“弧”,《说文》曰:木弓也 。《天文大象赋》注云:“弧矢九星,常属矢而向狼,直狼多盗贼,引满则天下兵起” 。这些“天人感应”在诗中的表现,人类疾恶侵掠,英勇抗暴的不屈性格间接地曲折地体现在天象上,借太阳的威焰、正义、强大来假述自己的社会主张和道德观点 。又“夭狼”下野属秦,秦为楚敌,楚人即企望太阳神(自己的保护神或英雄神)用天弓天矢射掉天狼(它是秦之保护神或象徵) 。射天狼不是体现人渴望祛除丑恶、勇敢征战的崇高气质吗?而这些征战是属于刚性、动态的事物,给人以雄壮、刚强、崇高、敬畏的审美感受,东君这个艺术典型、感性形象所表现的观念性的壮美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意象 。《东君》的壮美也同时体现了冲突的美学原则,所反映出的艺术情致是激奋人感官使之产生壮美感的壮美事物 。姚鼎说:“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东君正是“阳”,是刚阳之美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长风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骥骥,其光也,如果曰,如火如金谬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勇士而战之” 。《东君》所显现的审美形象正如姚鼎所例举的阳刚之美 。再如人的方面,“冯高视远”,象东君凌万物之上“撰余髻兮高驼翔”的性格性动作,“鼓勇士而战之”与东君兼司战争又谓不谋而合,太阳神是人间父系氏族社会酋长、军事头目的衍变,所以他有战争武器,“天弓”“天矢”,一面组织策划战争,一面又是战场上身先士卒的英雄,往往胜利又极少失败 。最后,东君是一个将士的形象和勇武的化身,体现了社会冲突双方的一面 。“援北斗兮酌桂浆”表现胜利,带着不可战胜的崇高气质,“杳冥冥兮以东行”,黑暗消除,“夜皎皎兮既明”,对自然的讚美颂扬、对神的理想愿望,也是人对自我精神的讚美烦扬、对生活的理想愿望 。东君“显现为现实中的人,和尘世的事物直接交织在一起” 。神性的东西“显现在凡人的感觉,情绪、意志和活动里,在凡人的心胸里起作用” 。神性不再是纯自然的孤立的和抽象的作为人异己的精神幻像,而借想像力与社会实践相联繫,宗教与艺术相融合,自然的壮美演变为艺术的壮美,神性的壮美升格为人性的壮美 。东君与其说是自然的形象、日神的形象,倒不如说是精神性形象、人自我的形象;与其说是宗教内容、神话内容,还不如说是现实生活内容、人类性格与情感内容 。所以说《东君》所描绘的日神形象及它所显现的壮美、崇高的审美意象既是反映了太阳自然属性的美、崇高、伟大,又是反映了人本质力量的伟大、壮烈、阳刚,神既是异己的又是与己同一的,而艺术所表现的美也正是反映了神与人的统一,自然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东君》的壮美也正反映了神与人两种形态相互联繫的壮美 。名家点评[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东君》首言迎神,次言神降,中言乐神,既言神去,末言送神,章法最有次第 。盖以日升为神降,日入为神去 。“长太息兮将上”,日之升也;“灵之来兮蔽日”,日之入也 。中间“缏瑟”数语,穷日之力以娱神 。前音后舞,乐友节奏,诗有间合,本非一时之作 。作者简介屈原(前339~前278)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战国末期楚国人 。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列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两次被逐出郢都,后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 。《史记》有传,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不朽作品传世 。
- 曹植诗作 野田黄雀行
- 黄庭坚诗作 再次前韵
- 唐代李商隐诗作 柳
- 西晋王赞诗作 杂诗
- 汉末曹操诗作 秋胡行二首
- 刘绘诗作 送别
- 左河水的诗作 荷花
- 宋代李觏诗作 早归
- 李颀诗作 塞下曲
- 宋代李弥逊诗作 春日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