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传统体育

俄罗斯族传统体育【俄罗斯族传统体育】俄罗斯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俄罗斯族民众生产与生活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 。它的延续与发展,与俄罗斯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準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繫在一起 。既是俄罗斯族民众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的一种平台,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基本介绍中文名:俄罗斯族传统体育
俄罗斯族概况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其余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及北京等地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人口为15609人,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俄罗斯族使用俄罗斯语和俄文,居住在我国的俄罗斯族也通用汉文和汉语 。俄罗斯族历史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从俄罗斯移居而来 。早在清朝顺治元年(1644),侵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部分沙皇俄国俄罗斯士兵被清军俘虏,他们情愿归降,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编入八旗 。在后来的顺治七年(1650)、康熙七年(1668)、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间,均有部分俄罗斯士兵或先前随军队移居到我国黑龙江北雅克萨边城的俄罗斯族移民投归清朝,迁居北京 。他们长期与汉族通婚,生活习俗多与汉族同 。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5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是他们的后裔 。18世纪前后,部分俄罗斯人迁入我国新疆北疆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大批俄罗斯族农民在新疆西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建立居民点 。不久,沙俄又利用各项不平等条约,在新疆的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设立领事馆和贸易圈,大批俄罗斯族商人和手工业者迁居贸易圈和领事馆周围 。十月革命后,这些俄罗斯族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大都加入了中国的国籍 。迁入中国的俄罗斯人,被称为“归化人”或“归化族”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传统体育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他们为祖国边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俄罗斯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俄罗斯人性格开朗,能歌善舞,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 。独具特色的俄罗斯踢踏舞,是他们最爱跳的舞蹈之一,而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嘎里特克,体现的是俄罗素独有的文化习俗 。代表性体育项目嘎里特克(击木)嘎里特克,意即“击木”,是俄罗斯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嘎里特克,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俄国传入俄罗斯民族中的民族体育活动 。最先在伊犁地区流行,后又传播到了阿图什、乌什、塔城和乌鲁木齐等地,现在已成为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民族人民共同喜爱的项目 。嘎里特克活动所需要的器材包括小木柱和击木棒 。其中,小木柱长18厘米,直径4~5厘米,共10根(每队5根);击木棒长80厘米,一头直径约5厘米,另一头直径约7厘米 。每两个击木棒编一个号,每个队员配备两根同号棒 。嘎里特克的比赛场地,为长22米,宽6米的长方形 。场地正中划一中线,连线两条边线 。中线两边隔1.5米各划一条平行线,作为起步线 。场地两底线中心点上各划3米长的正方形区域作为“摆木区” 。“摆木区”平行于中线的一条边线,叫初次进攻线 。嘎里特克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活动,一般为两队比赛,五人为一队,也有两人的对抗比赛 。小木柱在“堡垒”中可以摆出十多种图案,击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很高的技巧 。比赛开始后,一方队员依次从对方摆木区初击线后向本方摆木区规定图形的小木柱掷击 。只要将任何一个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即可移至中线处继续掷击,直至将其余所有小木柱击出摆木区 。尔后,再摆下一个图形,再掷击时仍从初击线开始 。先击完所商定图形的队或个人为优胜 。如果先掷击的一队首先掷完,后一队在随后一轮中亦紧接击完,则判所剩掷击棒多者为优胜 。波尔卡舞波尔卡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属于健身舞的一种形式 。传统的俄罗斯波尔卡舞,常在婚礼上、集会上跳 。一般由多人一起,但多是两人一组 。届时,两人一前一后站立,前面的人举起左、右手向后与后面人的左、右手拉在一起 。随着波尔卡的音乐,两人一起向左边踢一下腿,再向右边踢一下腿 。然后鬆开左手,右手相握举过头顶,后面人不动,前面人原地转三圈 。然后两人相拥转三圈,一套动作结束,再从头开始 。跳波尔卡舞时,男女不限,往往是两人一组,后面依次排成长蛇阵,沿场地作环状移动 。克拉科维克舞克拉科维克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为一种健身的集体舞形式 。克拉科维克舞,一般在婚礼或集会上跳 。跳克拉科维克舞时,两人一组,后面依次排成长列 。届时,两人并肩站立,举起左、右手相握,手臂举至肩头高 。随着音乐,向前走三步,向后退三步,然后面对面拉起双手向前向后各走三步,相互拥肩转圈,一套动作结束,再从头开始 。跳克拉科维克舞时,舞队组成一长长的蛇阵,沿场地转一圈为一个回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