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昌宁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昌宁县历史文化之最是谁

沧桑风雨润茶乡 山水田园更昌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昌宁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我16岁时第一次挑着担子去昌宁城,那个时候那个路难走得很,城也只有政府门前几条小街子 。前段时间娃娃约着去瞧病,坐着车子顺着水泥路柏油路一路去,坝尾才进去就看到田那边是一大片城,看完病后他们又约着一处转了转,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头都转晕了也没转完……”在温泉镇兴文村岩子脚村民小组,喜娶孙媳妇的老人杜绍武坐在火塘边,喜气洋洋地与老弟兄们说着过去的苦与乐 。
和杜绍武与老弟兄一样,随着新国庆日益临近,“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想都想不到”、“真是太幸福”这样句式的话,逐渐成了昌宁老百姓茶余饭后聊天的常用语 。正如老百姓的话里所说,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一根丝”发展,昌宁经济社会正逐步迈入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快车道,1933年设县之初取“昌宁”之名蕴含的“昌盛安宁”愿景正在昌宁大地上变为现实 。
昌宁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70年来,昌宁县坚持从这一实际出发,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云南生物资源产业中心、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目标逐步实现,最宜人居的山水田园城市初具雏形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97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52年的87.2:9.5 :3.3、1978年的71.3:12.1:16.6,调整到2018年的31.8:37.1:31.1 。农业基础不断增强,形成了粮食、蔗糖、果蔬、“两烟”、茶叶、核桃、中药材、畜牧“八大”产业群,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优质茶叶基地县、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优质红茶示范县、优质糖料基地县、名特优经济林产品泡核桃生产基地县、造林绿化百佳县、南菜北运试点县、生猪调出大县和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立足于资源实际和区位特点,构建了制糖、制茶、核桃加工、蔬菜加工、矿冶、建材、电力、煤矿、木材加工等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发展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规模企业 。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大流通、大市场、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系逐步形成 。
70年来,昌宁县始终把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作为重点,让“交通靠脚、吃水靠挑、照明靠火、通讯靠吼”的基础设施条件成为了历史,互联互通、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五网”体系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内河航运为主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加速推进,以重点水源工程为基础、水系连通工程为骨架的水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源保障网、信息网基本建成,昌宁与世界的距离不断缩短,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看着公路四通八达、水管连通万户千家、电灯电器家家普及、移动电话想打就打新景象,生活得悠闲自在老年人不禁为之感叹:“现在人轻松了,再远的亲戚家也不远了!”
70年来,昌宁县始终坚持保护山水田园风光、依托山水田园风光,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的思路,在城不断“长大”的同时,实现了山更绿、水更清、田更美、园更靓、城更宜居,保留了明代状元杨升庵眼中“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是故乡”的乡愁家园 。紧紧围绕建设“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发展定位,坚持“城乡一体、田城相融”的田园城市发展理念,高位推进,系统规划,精心建设,科学管理,县城生态空间不断拓展,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县城综合承载功能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环山脉水、田城相拥”的田园城市雏形初具、魅力初显 。2018年末,昌宁县城建成区面积9.8平方公里,县城人口8.5万人 。在先后获 “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云南省卫生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等称号的基础上,昌宁县正围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总要求,按照“干净、宜居、特色”的目标,全面实施“美丽县城”建设,在提升县城颜值的同时,增强县城县域经济发展引擎和桥梁纽带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昌宁大地上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