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塘(王安石七言绝句)【王安石七言绝句 乌塘】《乌塘》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咏江西乌塘柘冈春景 。首句描写乌塘盈盈春水与堤岸平齐的美好风光 。第二句写游人如云,各携食具、酒器嬉游堤上的热闹情景语言于平易中见凝鍊 。后二句点出辛夷花盛开如雪的柘冈西边,是诗人最为喜爱的处所 。全诗格调轻快,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乌塘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王临川集》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乌塘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乌塘: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十一:“乌石冈距临川(今属江西)三十里,下有塘,王介甫诗‘乌塘渺渺绿平堤······’”⑵渺渺:悠远貌,此指水大而广 。绿:一本作“渌” 。⑶辛夷:香木名,花有紫、白两种,白者称玉兰,亦称望春、迎春 。此处指玉兰 。柘(zhè)冈:在江西金谿县西之十里,与临川灵谷山相接,上有王安石读书堂 。白话译文浩渺的乌塘一望无际,盈盈绿水与堤岸平齐,堤上行人手持各类器具,在这美好时令游乐嬉戏 。若是问我何处春光最好,就在玉兰开如白雪的柘冈以西 。创作背景乌塘是王安石的祖茔所在地,也是他早年读书的场所,这首诗很可能作于作者早年游览乌塘后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这首即兴小诗以活泼轻快的音调,唱出了一曲春的讚歌 。诗从乌塘写起:“乌塘渺渺绿平堤 。”表明这一塘美丽的春水 。“渺渺”,不仅暗示乌塘口面大,也使读者恍若看到那塘中渺远迷离的景象 。“绿”,又令人感到春意盎然;读者透过这水中之绿,会自然地联想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春》) 。这个“绿”字,与诗人名句“春风自绿江南岸”的“绿”,差可媲美 。次句写游人:“堤上行人各有携 。”“各”字点出游人之多;“各有携”,很像那“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热闹场景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游人经过堤,到何处欣赏美好的春景,诗人于是指出:在柘冈西 。柘冈西的好景,诗中概括为四个字:“辛夷如雪 。”辛夷,花有红白两种,白者亦称“望春”、“迎春”、“玉兰”,尤为可贵 。柘冈西的辛夷即属此种,故诗人用“如雪”来形容 。如雪,不仅状其白,也言其多,使人联想到春风中的柘冈西坡,茫茫一片,犹如香雪海 。无怪那堤上行人,扶老携幼,纷纷而来 。这首即景小诗,展示出一派春天的蓬勃生机,反映出诗人优游自得的情趣 。名家评价张鸣:“诗笔婉约,让读者由‘一枝红杏’,想像出‘春色满园’,以少总多,余味深蕴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 。庆曆二年(1042年)进士 。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所着《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
- 杜牧七言绝句 紫薇花
- 伊秉绶隶书七言对联
- 太华绝句
- 严恽七言绝句 落花
- 唐代韩愈创作七言绝句 春雪
- 七言·立冬
- 商鞅诗
- 清代高鼎七言绝句 村居
- 南宋周密创作的七言绝句 野步
- 陆游创作五言和七言律诗 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