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 , 根据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 , 划定影响大气环境的产业、行业禁止布局区域和限制布局区域 , 明确範围、项目种类及时限要求 ,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 制定本行政区域排放总量控制计画 , 逐年减量 , 并组织实施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画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起草 ,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对未完成年度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区域 , 暂停审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档案 , 直至达到总量控制要求 。第二十六条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 , 在西安市及关中城市群等本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 建立区域合作制度 , 推动区域联防联控工作 。省人民政府应当与相邻省区建立省际间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 实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措施 , 促进省际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第二十七条重点区域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提高环境準入条件 , 执行重点行业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 制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达标规划 , 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期限 , 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準 。第二十八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划定禁煤区和限煤区 。在禁煤区内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 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使用燃煤设施 , 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 制定相关鼓励、价格补贴政策 。在限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烧煤炭、重油、渣油的工业设施 , 逐步减少燃煤设施的使用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标準的生活用型煤 。第二十九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城市建设 , 在城镇规划区全面发展集中供热 , 优先使用清洁燃料 。在燃气管网和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 , 不得新建、扩建燃烧煤炭、重油、渣油的供热设施 , 原有分散的中小型燃煤供热锅炉应当限期拆除或者改造 。第三十条城市人民政府编制或者修改城市规划时 , 按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原则 ,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空间布局 , 控制建筑物的密度、高度 , 预留城市通风廊道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护天然植被 , 加强植树种草、城乡绿化、治沙防尘工作 , 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 ,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区 , 建筑物的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充分利用建筑物屋顶、屋面进行绿化;新建建筑物设计应当将屋顶、屋面绿化要求纳入建设项目设计档案 。屋顶、屋面绿化应当按照技术规範的要求设计、施工 , 防止对建筑物和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屋顶、屋面绿化技术规範 , 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扶持优惠政策 , 鼓励支持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 逐步削减燃煤总量 。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省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和燃煤总量控制计画 ,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和燃煤总量控制计画 , 制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当优先採用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 ,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第三十四条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的开採 。新建的所採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矿 , 应当配套建设煤炭洗选设施;已建成的所採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矿 , 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 使煤炭中的硫份、灰份达到规定的标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能源转化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 鼓励坑口发电和煤层气、煤矸石、粉煤灰、炉渣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三十五条锅炉生产企业的锅炉产品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锅炉容器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放标準 , 并在产品上标明燃料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 不得生产、销售 。第三十六条火电厂(含热电厂、自备电站)和其他燃煤企业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超过排放标準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 , 应当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装置或者採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水泥、石油、合成氨、煤气和煤焦化、有色金属、钢铁等生产过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气体的 , 应当配备脱硫、脱硝装置 。鼓励燃煤企业採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备 。第三十七条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 , 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 , 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 , 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 。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 , 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採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当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改进生产工艺设备 ,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的规定 , 会同省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本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的企业名录及工作计画 ,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组织实施 。淘汰的落后生产设备 , 企业不得转让使用 。第三十九条排放总量替代项目未完成拆除、关停被替代项目的 ,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替代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手续 , 替代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运行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大气环境高污染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升级或者自愿关闭、搬迁、转产 , 并在财政、价格、税收、土地、信贷、政府採购等方面给予优惠、补助或者奖励 。具体办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交通运输大气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