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凉州攻鼓子传承人杨门元和他的“非遗”传承路 鼓中国之最

一张武生脸,一点英雄红,一顶黑幞帽,一身黑玄衣 。
黑幞帽左右两侧缀有两只野鸡翎,中间镶有一朵大红花,一周扎着三个红扇 。“黑旋风”舞动起来,衣袖和裤管被风灌满,头顶的红扇一开一合,两只野鸡翎也随着鼓点规律地舞动,尽显豪放粗犷 。
50余载坚持,弘扬凉州攻鼓子艺术
杨门元,63岁,“黑旋风”攻鼓子艺术团中的一员,坚持传承凉州攻鼓子非物质文化遗产50余载 。
上世纪60年代,8岁的杨门元就开始学习凉州攻鼓子的表演技法 。每年正月,武威民间都会闹社火,凉州攻鼓子作为民间艺术也要参加 。杨门元说,春节期间,父辈们都要把攻鼓子拿出来打一打,自己小时候就跟在他们后面,跟着他们一起走街串巷 。孩童时期的杨门元,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对攻鼓子耳融目染,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 。
16岁的杨门元在父亲的引导下,继承了这门手艺正式表演,并在20岁出头的年纪当上了攻鼓子艺术团的团长 。
在成为团长后,杨门元致力于巩固和发扬攻鼓子表演的独特特色,注重技巧以及精神力量的展现 。他要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做到“手到、眼到、神到”,他还要求了演员的身体姿态讲究:“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 。上步塌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 。
凉州攻鼓子艺术至今已传了六代 。攻鼓子艺术团的杨万祥回忆道,1992年中国丝绸之路节结束后,攻鼓子才真正成立了有组织的团队 。从那时起,杨门元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人物,肩上担负起传承创新的责任 。
他先后带领艺术团参加中国海南岛第八届欢乐节开幕式、甘肃电视台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等各种大型文艺活动演出 。并于1996年赴浙江金华市参加了“第六届群星艺术广场舞大赛”并荣获银奖;1997年参加在兰州举行的甘肃省首届群星艺术大赛荣获金奖 。
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门元则是这一独特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杨门元在武威天马剧院演出 王洋/摄
【【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凉州攻鼓子传承人杨门元和他的“非遗”传承路 鼓中国之最】传男也传女,传统艺术与现代发展的平衡之道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革,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年轻一代对其关注度不高且他们也面临着更多选择和机会,不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传统艺术 。攻鼓子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
杨门元说,“十几年前是攻鼓子发展最艰难的时候 。”那时,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家乡去追求更高的收入,杨门元也曾想过放弃 。然而最终,他选择坚守这片土地,继续传承发扬攻鼓子这项艺术 。
“攻鼓子一直是杨家代代相传的艺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传到了我的手中,我不能让它中断,这是我的责任!”他坚定地说道 。
为了让攻鼓子走入大众视野,杨门元带领团队参加各种活动 。然而,由于艺术团几乎没有活动经费,杨门元自掏腰包,支付队员们的演出费用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杨门元和他的团队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攻鼓子 。
他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凉州攻鼓子”上,一有时间,就会召集攻鼓子团队的成员去协会,喝茶、聊天,思考凉州攻鼓子的发展进路 。
此前,攻鼓子作为民间艺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但为了解决攻鼓子艺术团人数减少、成员年龄普遍偏高的问题,也为了攻鼓子能够更好地发展,杨门元力排众议,打破这些常规 。
他大胆摒弃“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思想,主持改革攻鼓子的队伍,培养了一批女鼓手 。在演出活动时,这些女鼓手画上武生脸,穿起行头,登台演出,大展巾帼武生风采,深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