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高高的苞米,矮矮的花生 中国之最短文( 二 )


三春不抵一秋忙,石老五的老丈母也骑电动车远道而来,帮他们捡拾落地果 。围着青头巾的老人,并不多言,时而坐着,时而跪着,仔细而又耐心地捡拾着那一个个遗落在地的花生果子,仿佛是在细数着一个个不曾失落的日子 。我不是画家,可我的眼前,分明浮现出法国画家米勒的杰作《拾麦穗的女人》 。画作描绘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画面最前方是三个农妇,在收割后的田地里弯腰捡拾遗留在地上的麦穗,三个农妇在画面上斜向排开,姿态各异,动作不同 。画面最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中间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鼓鼓的袋子,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儿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像是刚过来,左手握着右手捡来的麦穗,敏捷地把它们放在背后,手里只有一小撮 。她们拾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唯恐漏掉一个麦穗 。背景是一片收割的田地,广袤无垠,麦垛堆积如山,一片收割忙碌的景象,一辆载满麦子的马车正要赶走,右上方还有一个骑在马背上同时用手指着那些农夫的人,还有许多农夫正在劳作 。这是一幅十分真实、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 。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我想,如果米勒在场,我们定然会成为画家笔下免费的模特,说不定会留下一帧传世之作 。
这几天,场院里、谁家的门前,都有一堆堆的苞米 。那苞米,像一个个甜瓜,看着就让人欢喜,散发着醉人香气,白白的皮儿,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亮光 。可以想象,等到苞米扒去了皮,赤裸着胴体,挨挨挤挤着,闪耀着金色的光泽,该是一副多么喜人的景象!碰上这样的涝天,就得多流汗、多付出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堂哥的门前,也堆起一大堆苞米 。
堂哥告诉我,在南洼,他家也有五六亩苞米 。苞米准备收割了,大联合来了,刚一进地,前头就陷进地里,多亏倒退及时,才不至于“误”在地里 。拖拉机来了,满不在乎下了地,,还真的“误”在地里,好在有钢丝绳,这才拖出去 。没办法,人工掰吧 。
堂哥说,他和堂嫂两口子,天不明就去地里掰苞米,装上电动车几袋子拉出来 。在泥地里,电动车不能拐弯,只能前进或后退 。拉到地头,再装拖拉机……随着堂哥的叙说,我眼前幻化成这样的画面:高远的秋阳下,幽深的苞米地里,轰鸣着的大联合,隆隆作响的拖拉机,热汗淋漓的堂哥堂嫂,他们正在紧张地抢收、抢运,收获着一年的收成 。还用说吗?若是没有这样的涝天,若是正常年份,伴随着一阵阵大联合的轰鸣,十亩八亩苞米,说话聊天的功夫,就会收获完毕 。
毕竟,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挺过去,眼前就是蓝蓝的天!
作者简介:陈希瑞,网名神仙哥哥,山东省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平度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 。作品散见于《大地文学》《火花》《青岛文学》《短篇小说》《辽河》《速读》《散文中国》《青海湖》《悦读》《九天文学》《南方文艺》《西北文艺》《天柱》《墨水古韵》等海内外数十家报刊杂志和文学平台小说散文800余篇,创作出33部吕剧、微电影和电影剧本等网络文学作品300多万字,《亲亲的土地》荣获全国首届鄱阳湖文学“陶渊明”杯散文大赛优秀奖进入前二十名并被结集出版,多篇散文入选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编辑出版的作品专辑,古装吕剧《状元郎》搬上舞台 。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