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26岁的太后,教出最猛的君王 中国历史上太后之最

【历史的尘埃——26岁的太后,教出最猛的君王 中国历史上太后之最】拓跋宏一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带领北魏攀上巅峰 。
作为献文帝拓跋弘(是的,两人的名字读音是一样一样的)的长子,拓跋宏2岁即被封为太子 。
但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同时,拓跋弘也失去了母亲 。
因为北魏有一条奇葩的规定,皇子被立为太子后,母亲就要被赐死 。
可怜的拓跋宏,从小被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 。
冯太后是个聪颖果断且具有政治魄力的女人,作为拓跋濬的皇后,她诛杀谋害两代帝王的宦官宗爱,辅佐拓跋弘登基,平定太原王乙浑叛乱 。
在拓跋宏封为太子后,年仅26岁的冯太后开始远离政事,全力抚养后代,吃喝拉撒都亲自照料 。
4岁这年,拓跋宏登基 。
平常太后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 。
有一次拓跋宏外出游玩,比约定时间晚了两个小时回宫,未等冯太后问责,拓跋宏便主动禁闭读书,三日都不吃不喝,最后晕倒在房间 。
北魏拓跋氏属于鲜卑族,,他们认为自己民族属于中原汉族的一支,后流落到北方草原,成了游牧民族 。
所以建国以来,北魏帝王都以恢复中原正统为己任 。
在拓跋宏爷爷的爷爷拓跋焘统一北方后,北魏疆域拓展到黄河以南,北方的鲜卑族和南方的汉族矛盾日益突出,推动民族融合的改革势在必行 。
拓跋濬在位时推动胡汉融合,冯太后耳濡目染,对孙子拓跋宏的期待更是恢复中原大统 。
拓跋宏不仅学习儒家思想,还配有汉族老师 。
冯太后也亲自授课,将其多年治国理念,写成《劝戒歌》三百余章和《皇诰》十八篇,供拓跋宏学习 。
冯太后辅佐拓跋宏当政时,已开启了多项改革 。
——推行俸禄制,为官员们颁发工资并对贪腐进行重罚;
——推行均田令,将无主土地分给无田地的农民,增加劳动人口,充盈国库收入;
——改变过去宗主督户制,重建北魏地方基层机构,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即所谓“三长制”,解决了户口隐匿、豪强地主偷税漏税的情况 。
在冯太后的培养下,拓跋宏不仅拥有宏图大志,继承了改革风范,生活上也节俭自律,宽宏大度,初具明君风范 。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23岁的孝文帝拓跋宏正式亲政 。
守孝一年中,拓跋宏悄悄谋划着一件大事:迁都 。
公元493年9月7日,26岁的拓跋宏带兵南征,讨伐南朝萧齐 。
30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平城出发 。
一路上阴雨绵绵,将士困乏不堪,大臣叫苦不迭 。
历经40多日的艰难跋涉,南征队伍抵达洛阳 。
此时的洛阳城一片荒芜——五胡入侵后,西晋官吏百姓都逃亡到了江南,留下一座孤城 。
已不堪忍受的大臣劝拓跋宏停止南征 。
拓跋宏说,“南征统一天下是家国大业,不能半途而废 。”
但他给了大臣们选择的机会,要么继续南征,要么定都洛阳 。
大臣们选择了后者 。
原来拓跋宏早就计划迁都洛阳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汉文化 。
不过迁都对朝廷贵族官员来说,要舍弃家财,还面临着新的生存环境挑战 。
所以除了少数汉人官员,绝大多数鲜卑贵族和大臣对迁都是强烈反对的 。
于是拓跋宏提前与李冲等大臣密谋,以南征的名义实现迁都 。
迁都洛阳后,拓跋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推进民族融合 。
……
公元495,拓跋宏下诏禁止士兵民众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族服装 。
除了穿上汉服,还要说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