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套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 。这种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任何组织损害 。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併发症少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
基本介绍英文名称:local anesthesia
就诊科室:麻醉科
特徵与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首先,局部麻醉对神志没有影响;其次,局部麻醉还可起到一定程度术后镇痛的作用;此外,局部麻醉还有操作简便、安全、併发症少,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可阻断各种不良神经反应,减轻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及恢复快等优点 。但是,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在临床上往往相互补充,不能把这两种麻醉方式完全隔离开来,而应该视之为针对具体患者所採取的具有个性化麻醉方案的一部分 。如对于小儿、精神病或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宜单独使用局部麻醉完成手术,必须辅以基础麻醉或全麻;而局部麻醉也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手段,增强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是指那些在人体的限定範围内能暂时、完全、可逆地阻断神经传导,即在意识未消失的状况下使人体的某一部分失去感觉,以便于外科手术进行的药物 。局部麻醉药和全身麻醉药根本区别在于:局部麻醉药与神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上的某些特定部位结合后,通过钠离子通道的钠离子减少从而改变神经膜电位,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被阻断,最终实现麻醉效果;而全身麻醉剂则是通过影响神经膜的物理性状,比如膜的流体性质、通透性等起到麻醉作用 。方法常见的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神经传导阻滞四类 。后者又可分为神经乾阻滞、硬膜外阻滞及脊麻 。静脉局部麻醉是局部麻醉另一种形式[1] 。1.表面麻醉(1)定义将渗透作用强的局麻药与局部黏膜接触,使其透过黏膜而阻滞浅表神经末梢所产生的无痛状态,称为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使用的局麻药,难以达到上皮下的痛觉感受器,仅能解除黏膜产生的不适 。可用于角膜、鼻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的表面麻醉 。(2)注意事项①浸渍局麻药的棉片填敷于黏膜表面之前,应先挤去多余的药液,以防吸收过多产生毒性反应 。填敷棉片应在头灯或喉镜下进行,以利于正确安置[2] 。②不同部位的黏膜吸收局麻药的速度不同 。一般说来在大片黏膜上套用高浓度及大剂量局麻药易出现毒性反应,重者足以致命 。黏膜吸收局麻药的速度与静脉注射相等,尤以气管及支气管喷雾法,局麻药吸收最快,故应严格控制剂量,否则大量局麻药吸收后可抑制心肌,患者迅速虚脱,因此事先应备妥复甦用具及药品 。③表面麻醉前须注射阿托品,使黏膜乾燥,避免唾液或分泌物妨碍局麻药与黏膜的接触 。④涂抹于气管导管外壁的局麻药软膏最好用水溶性的,应注意其麻醉起效时间至少需1分钟,所以不能期望气管导管一经插入便能防止呛咳,于清醒插管前,仍需先行咽、喉及气管黏膜的喷雾表面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1)定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称为局部浸润麻醉 。取皮内注射针,针头斜面紧贴皮肤,进入皮内以后推注局麻药液,造成白色的桔皮样皮丘,然后经皮丘刺入,分层注药,若需浸润远方组织,穿刺针应由上次已浸润过的部位刺入,以减少穿刺疼痛 。注射局麻药液时应加压,使其在组织内形成张力性浸润,与神经末梢广泛接触,以增强麻醉效果 。(2)注意事项①注入局麻药要深入至下层组织,逐层浸润,膜面、肌膜下和骨膜等处神经末梢分布最多,且常有粗大神经通过,局麻药液量应加大,必要时可提高浓度 。肌纤维痛觉神经末梢少,只要少量局麻药便可产生一定的肌肉鬆弛作用 。②穿刺针进针应缓慢,改变穿刺针方向时,应先退针至皮下,避免针乾弯曲或折断 。③每次注药前应抽吸,以防局麻药液注入血管内 。局麻药液注毕后须等待4~5分钟,使局麻药作用完善,不应随即切开组织致使药液外溢而影响效果 。④每次注药量不要超过极量,以防局麻药毒性反应 。⑤感染及癌肿部位不宜用局部浸润麻醉 。3.区域阻滞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乾和神经末梢,称为区域阻滞麻醉 。可通过环绕被切除的组织作包围注射,或环绕其基底部注射 。区域阻滞的操作要点与局部浸润法相同 。主要优点在于避免穿刺病理组织,适用于门诊小手术,也适于身体情况差的虚弱患者或高龄患者 。4.静脉局部麻醉(1)定义肢体近端上止血带,由远端静脉注入局麻药以阻滞止血带以下部位肢体的麻醉方法称静脉局部麻醉 。适用于能安全放置止血带的远端肢体手术,受止血带限制,手术时间一般在1~2小时内为宜 。如果合併有严重的肢体缺血性血管疾患则不宜选用此法 。下肢主要用于足及小腿手术,採用小腿止血带,应放置于腓骨颈以下,避免压迫腓浅神经 。(2)注意事项静脉局部麻醉主要併发症是放鬆止血带后或漏气致大量局麻药进入全身循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所以应注意:①在操作前仔细检查止血带及充气装置,并校準压力计;②充气时压力至少达到该侧收缩压100mmHg以上,并严密监测压力计;③注药后20分钟以内不应放鬆止血带,放止血带时最好採取间歇放气法,并观察患者神志状态 。5.神经及神经丛阻滞(1)颈神经丛阻滞颈浅神经丛阻滞可用于锁骨上颈部表浅手术,而颈部较深手术,如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尚须行颈深神经丛阻滞 。但由于颈部尚有后四对颅神经支配,故单纯行颈神经丛阻滞效果不完善,可用辅助药物以减轻疼痛 。(2)臂神经丛阻滞包括经颈路臂丛阻滞法、肌间沟阻滞法、锁骨上臂丛阻滞法、锁骨下臂丛阻滞法、腋路臂丛阻滞法等五种入路方法 。五种臂丛入路阻滞效果因各部位解剖不同而异,而上肢各部位神经支配亦各异,因此应根据手术部位神经支配选择最恰当阻滞入路 。(3)上肢神经阻滞上肢神经阻滞主要适应于前臂或手部的手术,也可作为臂丛神经阻滞不完全的补救方法 。主要包括正中神经阻滞、尺神经阻滞和桡神经阻滞,可以在肘部或腕部阻滞,若行手指手术,也可行指间神经阻滞 。(4)下肢神经阻滞全部下肢麻醉需同时阻滞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 。因需多注药且操作不方便,故临床套用不广 。然而,当需要麻醉的部位比较局限或禁忌椎管内麻醉时,可以套用腰骶神经丛阻滞 。另外,腰骶神经丛阻滞还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措施用于术后镇痛 。虽然腰神经丛阻滞複合肋间神经阻滞可用于下腹部手术,但临床很少套用 。髂腹下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联合阻滞是简单而实用的麻醉方法,可用于髂腹下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支配区域的手术 。髋部手术需阻滞除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以外的全部腰神经,最简便方法是阻滞腰神经丛(腰大肌间隙腰丛阻滞) 。大腿手术需麻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及坐骨神经,可行腰大肌间隙腰丛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大腿前部手术可行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联合或分别阻滞,亦可以採用“三合一”法,单纯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可用于皮肤移植皮区麻醉,单纯股神经阻滞适用于股骨干骨折术后止痛、股四头肌成形术或髂骨骨折修复术 。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联合阻滞再加坐骨神经阻滞,通常可防止止血带疼痛,这是因为闭孔神经支配皮肤区域很少 。开放膝关节手术需要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最简便的方法是实施腰大肌间隙腰神经丛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採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也可满足手术要求 。膝远端手术需阻滞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的分支隐神经,踝部阻滞可适用于足部手术 。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局麻药过敏、组织及神经毒性、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1.组织毒性所涉及的因素包括创伤性注射方法,药物浓度过高,吸收不良和其他机械性因素所引起的肉眼或显微镜下的组织损伤 。事实上,常用的麻醉药并没有组织毒性,若在皮肤或皮下注入高渗浓度的局麻药,可引起暂时性水肿:加用肾上腺素虽可改善其水肿程度,但又将进一步增加组织的毒性 。注入1%以下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甲哌卡因溶液不至于影响伤口癒合 。2.神经毒性在神经或神经束内直接注射麻醉药,则可引起功能或结构上的改变,这并非单纯药物本身所致,而与物理因素(压力)有关 。3.高敏反应患者个体对局麻药的耐受有很大的差别 。当套用小剂量的局麻药,或其用量低于常用量时,患者就发生毒性反应初期症状,应该考虑为高敏反应 。一旦出现反应,应停止给药,并给予治疗 。4.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由于亲细胞性免疫球蛋白附着于肥大细胞和嗜硷粒细胞的表面,当抗原于反应素抗体再次相遇时,则从肥大细胞颗粒内释放出组胺和5-羟色胺等 。这些循环内生物胺可激发起一个快速而严重的全身防御性反应,出现气道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低血压以及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血管性水肿,皮肤则出现荨麻疹,并伴有瘙痒 。反应严重者可危机患者生命 。变态反应发生率占局麻药不良反应的2% 。酯类局麻药引起变态反应远比醯胺类多见 。一般认为,酯类局麻药与免疫球蛋白E形成半抗原,同时局麻药的防腐剂也可形成半抗原,是引起变态反应的另一潜在因素 。5.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局麻药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初期的兴奋相和终末的抑制相,最初表现为患者不安、焦虑、感觉异常、耳鸣和口周麻木,进而出现面肌痉挛和全身抽搐,最终发展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昏迷和呼吸心跳停止 。6.心脏毒性反应心血管系统初期表现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而间接引起的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晚期则由局麻药的直接作用而引起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心肌收缩功能抑制 。7.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治疗(1)预防局麻药重症毒性反应突出的表现是惊厥 。此时,由于通气道和胸、腹部肌肉不协调和强烈收缩,势必影响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可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防止其毒性反应的发生:①套用局麻药的安全剂量;②在局麻药溶液中加用肾上腺素,以减慢吸收和延长麻醉时效;③防止局麻药误注入血管内,必须细心抽吸有无血液回流;在注入全剂量前,可先注试剂量以观察反应;④警惕毒性反应的先驱症状,如惊恐、突然入睡、多语和肌肉抽动 。此时就应停止注射,採用过度通气以提高大脑惊厥阈 。若惊厥继续进展,则需行控制呼吸,以保持心脏和大脑的充分氧合;⑤使用地西泮和其他苯二氮卓类药作为麻醉前用药 。(2)治疗由于局麻药在血液内迅速稀释和分布,所以一次惊厥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分钟 。①发生惊厥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避免发生意外的损伤;②吸氧,并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③开放静脉输液,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④静注硫喷妥钠或其他快速巴比妥药物,但勿套用过量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也可静脉注射地西泮 。穿刺引起的併发症1.神经损伤在进行穿刺时可直接损伤神经,尤其伴异感时 。使用短斜面穿刺针及神经刺激仪定位可减少神经损伤发生率 。穿刺时还应避免神经内注射 。2.血肿形成周围神经阻滞时偶可见血肿形成,血肿对局麻药扩散及穿刺定位均有影响,因而在穿刺操作前应询问出血史,採用儘可能细穿刺针,同时在靠近血管丰富部位操作时应细心 。3.感染操作时无菌原则不严格或穿刺经过感染组织可将感染进一步扩散,因此有局部感染应视为局部麻醉禁忌证 。参考资料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中华麻醉学指南:椎管内阻滞併发症防治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