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科普的意义?

王大鹏
通俗的讲,科普是指以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通过各种渠道向受众传播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态度、精神、理性等)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科普也是一种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具体的方法,比如让观众先了解再了解 。
《论语·颜渊》写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可能意味着你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你不能要求别人做 。相反,只有你自己做,别人才能做 。我们不妨借用这句话来谈谈做科学的方法 。
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在向受众传播科学之前,首先需要对所传播的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和理解,这样才能掌握并以目标受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传播理解 。俗话说,“水三千,只取一勺” 。如果科普者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可能很难向公众解释一些事情 。结果,你自己不明白,听你的人也不明白 。这不仅达不到科普的效果,更违背了让科学通俗易懂的初衷 。

科普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科普的意义?

文章插图
说的话可能意味着,如果你无法向实验室的女清洁工解释你做了什么,你就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巧合的是,爱因斯坦也说过,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那是因为你没有很好地理解它 。这说明,在传播之前,你必须弄清楚 。
当然,科普人员也不是万能的 。他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因为离开自己专业领域的人,和普通大众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甚至可以说,任何人都应该成为科普的对象 。事实上,一方面,科学科学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科学科学人员有时不得不学会说自己不知道 。俗话说“知其所知,知其不知,知其不知” 。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如果你能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完全理解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那么这样的科普就好了 。然而,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些内容的制作背后,科技人员付出了很多心血 。他们查找信息,咨询专家,目的是自己解决问题,然后传播消息 。这样的科普人员值得尊重,他们的方法值得称道 。
为了了解自己,很多科研人员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方法 。例如,袁兰峰在接受科普方法采访时表示,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和工程学 。但他并不是每一个领域都“精通”,所以在做这些领域的科普之前,他会查阅文献,也会请教专家,也就是他的“朋友” 。朱定军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只有“三千弱水”才能“一勺水” 。
科普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科普的意义?

文章插图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社会学家周小正说:“一流的学者让老百姓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流的学者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别人什么都不懂,三等——率学者自己懂,但无法表达 。……”一般来说,这句话也可以用在科普上 。别人了解的前提是先了解自己,即“要想赢,就必须先赢” 。
其实这涉及到另一个维度 。科学家或研究人员被视为科普的“先驱者”,但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了解,否则他们无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而是他们不善于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大众 。目标受众,他们无法使用简单易用的知识 。理解所表达的语言 。这其实是“茶壶水饺” 。当然,如果大众能够理解一些可能涉及更多科普方法的问题,比如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等 。
做科普“万法”,内容“第一”懂 。就是“深化旧学讨论,深化新知识的培养” 。
【科普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科普的意义?】(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