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传承七十载,来自“教育世家”张宏图老师的故事|教师节 | 山东省
从我祖父那辈开始至今,我们家已经连续三代为共和国人民教师了! 祖孙三代7人从教,如果算上堂兄妹,则有10人从教。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扎根教育事业至今70余年,三代合计教龄178年,“诗书传家,立德树人”已成为我们家延续了三代的家训家风。
——张宏图
文章插图
家庭合影
精忠报国 投身教育
我的祖父张绪智,1922年生,抗日战争时期是位热血青年。他自恃臂力过人,便去徒手抢日本兵的枪,最后被日本人关进监狱并判处了死刑,幸好赶上“光复”而躲过一劫。解放后,他从华北革命大学毕业后,离开大城市天津,支援山东老解放区,被分配到临清女师,临清女师与临清师范合并后,即为临清师范教师。因我祖父语数外大三门、音体美小三门都能教,是中学“万能补丁教师”,且50年代已是国家二级排球裁判。所以1956年初,省重点中学聊城三中孙百川校长作为人才将其引进聊城三中。老话说“师生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我们家,凡遇大事,爷爷的一位学生,我叫他炳生叔,都会到场。过年过节去家里问候爷爷奶奶自不用说,爷爷奶奶去世时,他均作为孝子披麻戴孝,带着老婆孩子跪守灵前三天,这也是我钦佩祖父、羡慕祖父的地方。祖父每天早晨起得很早,我总被他低声朗读外语的声音吵醒。我睁开眼时,他不是在读日语,就是在读英语,奶奶做好早饭后,他的朗读才算结束,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吃过早饭,就练他的书法,如果叔叔家有农活,就到田里干点活。午休后,必是读外语、看书,日复一日从不懈怠。祖父这种勤奋执着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我是永远不会也不能忘记的,这或许就是祖父留给我的珍贵遗产。
我的祖母刘雅芬,原系天津地毯厂工人,共青团员,随祖父到山东后,进临清师范速成班读书,毕业后先是分配到临清龙湾小学,后调聊城梁庄小学教书。我小的时候,祖母照看我时,穿的极其朴素,和农村老太太没什么区别,但她只要有空就看书,许多人很惊奇地问我,你奶奶识字?我总是很自豪地说:当然,她是小学老师。
我的叔祖父张绪勇,1925年生,毕业于南京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济南荣军学校当老师,荣军学校撤并后,调烟台二中教书,他靠自学完成了山东大学数学系本科函授教育。恢复高考后,他出版的《初中数学复习指导》在山东莘莘学子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是省内实施“发现法教学”的代表人物,当年山东不少中学数学教师都观摩过他的数学示范课。后在中学高级教师的岗位上离休。88岁去世时,尽管没有发讣告,仍有六七十名各届学生赶来参加他的追悼会,以示对恩师的怀念。更有一位学生自费为他印制了彩色精美的纪念册,我们至今珍藏着。
我的叔祖母刘玉芝,毕业于济南师范学校,先是分配到济南荣军学校,后响应号召支援胶东老解放区,调至烟台五中教书并兼任团委书记。后因风湿性心脏病病休,病情好转后坚持工作至退休。
身居“惟一” 淡然处之
我的父亲张立国,一生经历坎坷而丰富,高中成绩优异的他因“文革”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恢复高考后,他考取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书。
八十年代初,他还是一名中学教师时,便与田仲济老先生通信讨论报告文学的学术问题。他从事报告文学评论、理论工作30余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提出的“集合式报告文学”的概念,报告文学真实性是个极限的学说,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为山东和济宁报告文学研究争得了荣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2002年他一手操办成立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报告文学研究所”,不承想一下子成了全国的“惟一”,不仅在全国高校中是“惟一的报告文学研究所”,而且在全国文学界、社科界也是“惟一的报告文学研究所”。2002年至今,他担任着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的执行副会长;2010年被中国作协聘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评委,是全国惟一来自高职院校的评委;2011年、2013年被聘为山东省“泰山文学创作奖”报告文学评委,也是惟一来自高职院校的评委;2012年被济宁市委组织部聘为“圣地名师”。
- 余杭|余杭“大白”在北仑的七十二小时
- 房丽霞|为孩子们圆梦8年,这群年逾七旬的老姐妹想把爱心"传承"下去
- 长城卫士|【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长城卫士”袁建琴:让长城永远留在我们视线里
- 小屋|“书”送希望,爱心传承!五千册图书送到“希望小屋”孩子们手中
- 苏州市中医医院|通安社区医院挂牌 “欧阳八四传承工作坊”同期成立
- (92)乔起:传承祖辈技艺 坚守日照百年“老味道”|日照牛人| 乔坊子
- 秧歌|快乐传承!长春小学生跳起“秧歌课间操”
- 汽车制造|【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王光挣:匠心传承,带领团队做模具的守护者
- 家风|合肥大杨镇:传承“最美”家风“议”出和谐邻里情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孔丽琴:倾囊相授,传承中华制扇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