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说有什么缘由吗?( 二 )


在这里,黄河被吕梁山挡住,使洪水壅塞 。吕梁山有一个山口,类似壶口,若加以开凿拓宽,可以泄洪 。于是禹开凿了壶口 。《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 。”
在壶口下游约五里处是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 。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孟门山又合流为一 。相传这两个小岛山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 。河水出孟门之后,奔腾而下,直扑龙门 。
龙门山原来是一座大山,和吕梁山的山脉相连,挡住黄河的去路,使黄河的水流到这里流不过去,只好倒回头往上流,把上流的孟门山都淹没了 。禹把龙门山开辟为二,像两扇门,让河水从悬崖峭壁间奔流而下 。
后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称之为禹门 。民间亦有传说,大禹凿山至此,久挖不开,遂化身为龙,开山辟石,故曰“龙门” 。
在龙门的附近有一条涧,叫鲤鱼涧,这些鲤鱼逆流渡到龙门的上游去,有本领跳过去的就会变成龙,即所谓“鲤鱼跳龙门” 。
龙门的下游几百里的地方,是著名的三门峡,禹把一座挡住河道的山破成几段,使河水分流,包绕着山经过,好像三道门,所以叫做三门 。即:“鬼门”、“神门”、“人门” 。
禹凿龙门,功垂千古,清顾炎武有《龙门》诗,赞颂禹凿龙门的不朽功绩: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
禹凿龙门,至一洞天,见一神 。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 。又有八神侍侧 。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 。”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 。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 。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拾遗记卷二》)是说,禹遇羲皇,伏羲赠禹玉简,用于度量大地、山川河流 。
接着禹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脉 。治理了太原地区,一直到太岳山之南,又继续治理了衡水和漳水 。
巨灵辟太华,神力凿龙门,九条河道通,冀州水患平 。至此冀州、兖州、青州的水患已基本平息 。
剿灭相柳
孔壬被免职后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对抗朝廷,利用手下相柳暴虐一方 。孔壬的封国在雍州以西,孔壬和相柳狼狈为奸,残害生灵,暴虐百姓,凭恃险阻,对抗朝廷,干扰治水 。于是禹杀死相柳,缉拿孔壬押解至帝都 。
舜向尧帝建议,把共工流放到幽州 。
治理雍州
解决了孔壬和相柳之后,接下来治理雍州水患 。应劭曰,“雍,壅也,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阴气壅于也 。”雍州以西是黄河的源头,壶口、龙门凿开后,许多壅塞在这里的水得以排出,但由于积石山的阻挡,其上游大量的水仍壅塞在那里 。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 。”
积石山位于青海东南部,为昆仑山脉中支,藏名叫阿尼马卿山,意为黄河之祖 。海拔6282米 。
黄河从“渤海”中流出,古渤海包括扎陵湖在内的广大地域 。可以说,黄河从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 。黄河在扎陵湖中经过回旋喘息之后,从湖东南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二十公里、宽约三百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入禹所导积石山 。
黄河绕积石山东南流,流出青海进入四川,受到岷山阻挡,激流折转,猛然折向西北流去,穿过积石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甘肃玛曲县,流返青海,形成一个大曲折,这一段河道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弯 。这里是大禹治理黄河的源头,禹凿通了积石山,使雍州的积水得以排出 。禹又开凿了西倾山、朱圉山(甘谷县西南) 。至此,壅州水患平息 。